九徵不出出元迟,正气曾期与护持。独乐温公宁本意?见几疏傅有馀悲。
老成渐已嗟零落,圣主终应念度支。郑重十年前一话,暑尘涨上使车时。
从邸报得朝邑相国凶问怆赋。唐代。陈宝琛。 九徵不出出元迟,正气曾期与护持。独乐温公宁本意?见几疏傅有馀悲。老成渐已嗟零落,圣主终应念度支。郑重十年前一话,暑尘涨上使车时。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
陈宝琛。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耒阳令曾君寄禾谱农器谱二书求诗。宋代。陆游。 欧阳公谱西都花,蔡公亦记北苑茶,农功最大置不录,如弃六艺崇百家。曾侯奋笔谱多稼,儋州读罢深咨嗟。一篇秧马传海内,农器名数方萌芽。令君继之笔何健,古今一一辨等差。我今八十归抱耒,两编入手喜莫涯。神农之学未可废,坐使末俗惭浮华。
于潜佳丞四明人同年友也方此掉鞅百未一见而。宋代。程珌。 世人眼见真莲少,真莲却在玻璃沼。浣花溪水入银河,何入更识月皎皎。谪仙不见见梅妆,荷稠搴作芙蓉裳。黄龙乾叶何年堕,维摩雨华昨夜芳。真华真诗元在眼,要须心地先清凉。不然潇湘水清寒矶月,沙平水晚露低昂。劝君休问张子房,鉴湖十里藕华香。天驷超河夜未央,胡为自同太白光。何时握手论行藏,江东云暮天何方。
山居二首 其一。明代。黎彭祖。 结我南山庐,悠然与世疏。淡云桑柘下,微雨稻花初。木末鸟啼尽,薜萝人睡馀。閒来空采药,不解习医书。
清平乐(寿叔父)。宋代。张孝祥。 英姿慷慨。独立风尘外。湖海平生豪气在。行矣云龙际会。充庭兰玉森森。一觞共祝脩龄。此地去天尺五,明年持橐西清。
读刘使君诗,遂为却寄 其二。明代。戚继光。 地忆桃源胜,亭开雉堞长。虚星侵几榻,古调出丝簧。但得华胥乐,无论太守章。君家世业在,不必让诸王。
浦口城南晚望。明代。黄衷。 浦城南畔万峰层,出郭全消百感兴。长笑呼风杨子客,伛偻携钵定山僧。清秋自爱乘游兴,暇日谁能坐曲肱。极目已窥吴楚遍,故乡云树最无凭。
晚秋宿李军道所居。唐代。皎然。 清溪路不遥,都尉每相招。落日休戎马,秋风罢射雕。朮花生野径,柏实满寒条。永夜依山府,禅心共寂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