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丁天宝费呻吟,一泪新亭况陆沈。兵甲侧身三载过,烟涛举目四愁侵。
倚楹漆室徒为尔,谋鼎晖台岂自今。十丈软红还恋否?湖山大好且登临。
颖生自浙寄示烟台小泊二律即次其韵 其一。唐代。陈宝琛。 生丁天宝费呻吟,一泪新亭况陆沈。兵甲侧身三载过,烟涛举目四愁侵。倚楹漆室徒为尔,谋鼎晖台岂自今。十丈软红还恋否?湖山大好且登临。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
陈宝琛。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社日寄崔都水及诸弟群属。唐代。韦应物。 山郡多暇日,社时放吏归。坐阁独成闷,行塘阅清辉。春风动高柳,芳园掩夕扉。遥思里中会,心绪怅微微。
琵琶怨。元代。杨维桢。 蜀丝鸳鸯织锦绦,逻檀凤皇斲金槽。弦抽瓮茧五色毫,双成十指声嘈嘈。冢头青草天山雪,眼中红冰嵬下血。哀弦凄断感精烈,池上蕤宾跃方铁。
游辨岳。清代。周煌。 五岳何年到十洲,试从望海海全收。城标故国鼎三足,岛界诸蛮蜃一楼。古木带烟山阁晚,虚岩回日石坛秋。停车问俗徵荒记,说有丛祠祝祝留。
送贺秘监归会稽诗。唐代。王瑀。 父子承恩日,遗荣拜职辰。挂冠辞圣主,佩印奉严亲。举代辞贤智,当朝劝孝仁。退归将适越,攀饯乃倾秦。
应百里李天益来求作奉川十咏似之·耀碑潭。宋代。陈著。 微风篆水自成碑,清月磨潭不受疵。万里此通归去路,扁舟堪载送行诗。
徙倚。元代。赵秉文。 徙倚秋原上,长吟动所思。草荒天马瘦,日落野鹰饥。多病亲朋改,中年齿发衰。功名付公等,才力况明时。
西捷。宋代。刘埙。 神器宁容小智窥,黄河河上集王师。六龙南面皇威壮,万里西征凯奏驰。穹壤有灵扶宝祚,风霜无地著金枝。太平有象天颜喜,大霈看看下玉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