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谢耆英不可留,邳州博野亦山邱。十年里社斯文尽,万事沧桑我辈休。
史料一朝正阳集,才名并代海藏楼。天然坛坫雄旗鼓,下视螺烟是橘洲。
爱苍倡脩宛在堂诗龛见寄二律赋和 其二。唐代。陈宝琛。 林谢耆英不可留,邳州博野亦山邱。十年里社斯文尽,万事沧桑我辈休。史料一朝正阳集,才名并代海藏楼。天然坛坫雄旗鼓,下视螺烟是橘洲。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
陈宝琛。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送林明府。宋代。吴潜。 拟续宣城志,难忘令尹贤。庭空无狱讼,斋静有诗篇。心似秋云远,政如霜月悬。活人最多处,饥岁作丰年。
入夜大雨不绝。明代。赵完璧。 黑云冥冥来海东,翻盆急雨吹狂风。惊雷走电昼还夜,倾墙颓屋家几空。峻湍崔巍捲平地,阴烟上下俄鸿濛。更深谁为乞邻火,坐听瀑布心忡忡。
寄怀陈瑞阶进士浚芝。宋代。王松。 啸望高楼上,晨昏独尔思。编诗伤往事,纵酒异当时。路梗音书断,家贫去就迟。元龙今健在,愿共采灵芝。
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清代。吴伟业。 鴐鹅逢天风,北向惊飞鸣。飞鸣入夜急,侧听弹琴声。借问弹者谁,云是当年卞玉京。玉京与我南中遇,家近大功坊底路。小院青楼大道边,对门却是中山住。中山有女娇无双,清眸皓齿垂明珰。曾因内宴直歌舞,坐中瞥见涂鸦黄。问年十六尚未嫁,知音识曲弹清商。归来女伴洗红妆,枉将绝技矜平康。如此才足当侯王。万事仓皇在南渡,大家几日能枝梧。诏书忽下选蛾眉,细马轻车不知数。中山好女光徘徊,一时粉黛无人顾。艳色如为天下传,高门愁被旁人妒。尽道当前黄屋尊,谁知转盼红颜误。南内方看起桂宫,北兵早报临瓜步。闻道君王走玉骢,犊车不用聘昭容。幸迟身入陈宫里,却早名填代籍中。依稀记得祁与阮,同时亦中三宫选。可怜俱未识君王,军府抄名被驱遣。漫咏临春琼树篇,玉颜零落委花钿。当时错怨韩擒虎,张孔承恩已十年。但教一日见天子,玉儿甘为东昏死。羊车望幸阿谁知,青冢凄凉竟如此。我向花间拂素琴,一弹三叹为伤心。暗将别鹄离鸾引,写入悲风怨雨吟。昨夜城头吹筚篥,教坊也被传呼急。碧玉班中怕点留,乐营门外卢家泣。私更装束出江边,恰遇丹阳下渚船。剪就黄絁贪入道,携来绿绮诉婵娟。此地繇来盛歌舞,子弟三班十番鼓。月明弦索更无声,山塘寂寞遭兵苦。十年同伴两三人,沙董朱颜尽黄土。贵戚深闺陌上尘,吾辈漂零何足数。坐客闻言起叹嗟,江山萧瑟隐悲笳。莫将蔡女边头曲,落尽吴王苑里花。
田水南宪副寄题书院诗二首次韵谢之 其一。明代。鲁铎。 书屋水云东,轩车路忽通。烟霄十年别,虾菜一尊同。问俗先民隐,论诗到国风。向来多献纳,台省竟需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