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孝只凭一念愚,深闺荏弱竟捐躯。少时礼教儿从父,辈起贞魂妇侍姑。
双节凛然宜有传,二门清绝并为儒。从容引决原难事,多少须眉愧丈夫!
叶烈妇挽辞林生皋女也绝粒殉婿其姑亦殉节者。唐代。陈宝琛。 忠孝只凭一念愚,深闺荏弱竟捐躯。少时礼教儿从父,辈起贞魂妇侍姑。双节凛然宜有传,二门清绝并为儒。从容引决原难事,多少须眉愧丈夫!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
陈宝琛。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送直夫陈侍御 其二。明代。庄昶。 白头骢马与垂纶,一曲梅花太古春。高坐庐山三万丈,谁知弹与不弹人。
圣恩顾问,独游月磴阁,直书其事应制。唐代。广宣。 禅居河畔无多地,来往寻春物正华。磴道上盘千亩竹,栏干低压万人家。檐前施饭来飞鸟,林下行香踏落花。自解刹那知佛性,不劳更喻几尘沙。
踏莎行。元代。王国器。 润逼疏棂,寒侵芳袂。梨花寂寞重门闭。检书剪烛话巴山,秋池回首人千里。记得彭城,逍遥堂里。对床梦破檐声碎。林鸠呼我出华胥,恍然枕石听流水。
杜鹃。唐代。杜牧。 杜宇竟何冤,年年叫蜀门。至今衔积恨,终古吊残魂。芳草迷肠结,红花染血痕。山川尽春色,呜咽复谁论。
蝶恋花·谁道闲情抛弃久。五代。冯延巳。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秋柳和韵。明代。尤谔。 相思树老客西东,万缕千丝一半空。彭泽门前常伴菊,吴蒙城外又飞鸿。关河立马今犹昔,书剑从军雨又风。闲数昏鸦栖欲定,几回惆怅别离中。
近世饮者尊尚苦味有感成诗。宋代。李吕。 悠悠古先酒,麴蘖化为醴。适口固匪他,诗人咏其旨。岐黄作本草,甘辛味所纪。惟清香滑辣,四事世云尔。孟诜注为苦,自不烛厥理。至今蔑公论,遂以诜为是。乖僻随躯嗜,不尔遽遭诋。气禀炎上作,无与诸胆比。人情素弗食,尝者为雪耻。柳家集众药,意在勗诸子。未闻无其故,反以彼为美。一呷三掉头,强嚥身耸起。从来好欢伯,可畏非可喜。孤负太和名,翻作搅肠水。因思俗颠倒,类此盖多矣。大路指为迂,曲径偏践履。郑声既可恶,满市更盈耳。憔悴间姬姜,一莸杂兰芷贪浊和者众,独清竞萋菲。善恶久相淆,何特酒而已。至当终难掩,岂必随风靡。革弊会有时,周道本如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