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山雨过菌迸生,故人茹薇配作羹。飞车速将及退食,香夺檀炷光玉莹。
半生槃涧餍此味,老顾拜惠如尝新。我如禅诵子守塔,每饭无著思天亲。
烹鱼溉釜付忾叹,斋素自养心源清。手栽松桧正愁槁,破晓膏沐都向荣。
髯乎一饱对嫩旭,野芹信美何由陈!
谢节庵惠寄玉菌。唐代。陈宝琛。 陵山雨过菌迸生,故人茹薇配作羹。飞车速将及退食,香夺檀炷光玉莹。半生槃涧餍此味,老顾拜惠如尝新。我如禅诵子守塔,每饭无著思天亲。烹鱼溉釜付忾叹,斋素自养心源清。手栽松桧正愁槁,破晓膏沐都向荣。髯乎一饱对嫩旭,野芹信美何由陈!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
陈宝琛。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赠沈翥由仪部迁宿州学正。明代。龚敩。 江头日日春风起,柳花飞渡春江水。东吴客子问归期,回首云山隔千里。昔来胄监知几秋,鲈鱼不动乡关愁。五车万卷恣搜索,声誉早播金陵州。筮仕春官咸见许,每接夔龙趋步武。中原文献久荒凉,复遣横经施教雨。屠羊反肆未足多,敩学亦得重渐摩。乃知天造有深意,千古不用伤丘轲。
利州北佛龛前重于去岁题处作。唐代。苏颋。 重岩载看美,分塔起层标。蜀守经涂处,巴人作礼朝。地疑三界出,空是六尘销。卧石铺苍藓,行塍覆绿条。岁年书有记,非为学题桥。
晚步吴故城下。宋代。范成大。 意行殊不计榛菅,风袖飘然胜羽翰。拄杖前头双雉起,浮图绝顶一雕盘。醉红匝地斜曛暖,熨练涵空涨水寒。却向东皋望烟火,缺蟾先映槲林丹。
和郭主簿·其一。魏晋。陶渊明。 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园蔬有余滋,旧谷犹储今。营己良有极,过足非所钦。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
行路难。唐代。朱庆馀。 世事浇浮后,艰难向此生。人心不自足,公道为谁平。德丧淳风尽,年荒蔓草盈。堪悲山下路,非只客中行。
秋念诗。南北朝。吴均。 团团珠晖转,照照汉阴移。箕风入桂露,璧月满瑶池。树青草未落,蝉凉叶已危。还深长夜想,顾忆临邛卮。芳杜果芜没,缨带欲何为。
示秦医二首 其二。宋代。郭祥正。 门临池水静无风,绿树阴阴小径通。时有秦生来过我,一枰成败漫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