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风如雷不肯停,中有无数寒号声。又疑控弦万骑下,欲曙不曙甘长醒。
去年今日泛舟处,立冬未届昨已冰。大钧失柄五纪舛,不怪四气相侵陵。
何辜道旁冻死骨,谁实阶厉天无刑。神州累棋更幅裂,熙熙贺厦宁异情?
馀生皈佛恋桑下,敢望身及黄河清?团城松栝日相见,输汝历历金元明。
九月二十九夜大风不寐作。唐代。陈宝琛。 狂风如雷不肯停,中有无数寒号声。又疑控弦万骑下,欲曙不曙甘长醒。去年今日泛舟处,立冬未届昨已冰。大钧失柄五纪舛,不怪四气相侵陵。何辜道旁冻死骨,谁实阶厉天无刑。神州累棋更幅裂,熙熙贺厦宁异情?馀生皈佛恋桑下,敢望身及黄河清?团城松栝日相见,输汝历历金元明。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
陈宝琛。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闻朝钟偶成。明代。王世贞。 残月含辉曙色疑,未央钟响度花迟。披衣欲出仍颠倒,道是寒山夜半时。
游清凉寺二首次贞庵中丞韵 其二。明代。边贡。 竹深泉响不闻钟,古殿虚廊系客骢。高步岂须论世外,赏心原只在山中。花明草碧春方丽,虎踞龙盘地且雄。借问曲江攀杏侣,几人华发宴游同。
送陈君归江西。元代。黄溍。 咫尺清光近玉除,姓名何不达公车。也知贾傅今无策,犹幸虞卿旧有书。江上归帆随去雁,年来旅食厌骑驴。诸公正索山人价,能勿相招学隐居。
书所见。宋代。孔平仲。 昂昂林边鹤,何事不天飞。徘徊方塘面,独啄青苔衣。得非恋其傍,修竹垂芳菲。高竿擢春秀,清影弄朝晖。曾于画图见,恍若迷是非。兴与佳景会,悠然久忘机。
苦雨。宋代。陆游。 尽道迎梅雨,能无一日晴。窗昏愁细字,檐滴乱疏更。未怪蛙争席,真忧水冒城。何由收积潦,萧鼓赛西成?
喜景仁直秘阁。宋代。司马光。 延阁屹中天,积收云汉连。神宗重其选,国土此为偏。夫子岷嶓秀,声名俊造先。清标峻不及,胜气驶无前。待价犹怀璧,临歧肯著鞭。介推不求显,张季久主迁。玉槛钩陈上,丹梯北斗边。帝容瞻日角,宸翰照星躔。职秩曾无贵,光华在得紧。公卿殊未晚,尚少买臣年。
西湖十咏 其九。明代。胡应麟。 碧空如水净无氛,雁子凫雏荡濲纹。系缆半依秦帝石,携尊齐酹岳王坟。荷花色照千门月,桂子香飘万壑云。向暮西泠风转急,渌波横溅石榴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