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竹为大榻,一僮负以趋。行就绿阴息,临流看浴凫。
老牯浮鼻过,尔牧与之俱。荷箠各得荫,谑笑缘茭芦。
吾亦忘其适,野风俄已晡。水蛙杂梵鼓,起立还斯须。
沧趣楼杂诗 其六。唐代。陈宝琛。 削竹为大榻,一僮负以趋。行就绿阴息,临流看浴凫。老牯浮鼻过,尔牧与之俱。荷箠各得荫,谑笑缘茭芦。吾亦忘其适,野风俄已晡。水蛙杂梵鼓,起立还斯须。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
陈宝琛。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南台。宋代。张商英。 迢迢策杖上南台,北望清凉眼豁开。二片烟霞笼紫府,万年松径锁苍苔。人游灵境涉溪去,我访真容踏顶来。前后三三知者少,衲僧到此费徘徊。
白云庄四首·晚望台。宋代。柴望。 治圃我依浮石滩,筑台君占白云山。三秋一日登临外,百里同风咫尺间。峰黛阴晴常黯黯,溜琴朝夕自潺潺。休官谁道何曾见,林下如今两处閒。
寄怀泐潭山月禅师。宋代。释契嵩。 闻道安禅处,深萝杳隔溪。清猿定中发,幽鸟坐边栖。云影朝晡别,山峰远近齐。不知谁问法,雪夜立江西。
花阡 其三。明代。何吾驺。 砌成丘垄合葳蕤,十二云鬟碧玉枝。自是纤纤亲手付,莫教人唱落花词。
薄命妾。唐代。曹邺。 薄命常恻恻,出门见南北。刘郎马蹄疾,何处去不得。泪珠不可收,虫丝不可织。知君绿桑下,更有新相识。
画松三首为卜刑部从大题 其一。明代。李东阳。 玄云匝地黯无辉,老干盘空势不归。疑是叶家堂上见,夜深风雨墨龙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