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牛觳觫秋江烟,五丁担落石一拳。
惊涛拍岸撼不动,夕阳老背从鸦眠。
天荒地老煮白石,顽懒不过苍苔田。
腾腾卧地带佛性,尚肯远护风涛船。
泯深蹄转重,鼻缺绳难穿。
既不能西推紫气度函谷,五千道德言神仙。
又不能粪金开秦寒,隔绝鸟道四万八千年。
渴奔一斗酒,傲兀庐山前。
潢池刀剑卖已尽,贞观斗米方成钱。
雨犁急趁勾芒起,不然碎汝春风鞭。
石牛行。唐代。李思衍。 寒牛觳觫秋江烟,五丁担落石一拳。惊涛拍岸撼不动,夕阳老背从鸦眠。天荒地老煮白石,顽懒不过苍苔田。腾腾卧地带佛性,尚肯远护风涛船。泯深蹄转重,鼻缺绳难穿。既不能西推紫气度函谷,五千道德言神仙。又不能粪金开秦寒,隔绝鸟道四万八千年。渴奔一斗酒,傲兀庐山前。潢池刀剑卖已尽,贞观斗米方成钱。雨犁急趁勾芒起,不然碎汝春风鞭。
李思衍(?~一二九○),字昌翁,一字克昌,号两山,馀干(今属江西)人。宋时事迹不详。元世祖至元十二年(一二七五),伯颜率元兵渡江,以思衍权乐平,寻授袁州治中,入为国子司业。二十五年以礼部侍郎奉使安南,还授浙东宣慰使。二十七年召入觐,拟拜南台御史,以疾卒。有《两山集》、《天南行稿》,皆已佚。事见《元诗选》二集《两山稿》、清同治《馀干县志》卷一一。今录诗二十五首。 ...
李思衍。 李思衍(?~一二九○),字昌翁,一字克昌,号两山,馀干(今属江西)人。宋时事迹不详。元世祖至元十二年(一二七五),伯颜率元兵渡江,以思衍权乐平,寻授袁州治中,入为国子司业。二十五年以礼部侍郎奉使安南,还授浙东宣慰使。二十七年召入觐,拟拜南台御史,以疾卒。有《两山集》、《天南行稿》,皆已佚。事见《元诗选》二集《两山稿》、清同治《馀干县志》卷一一。今录诗二十五首。
夜读传灯杂书六言八首 其六。宋代。刘克庄。 悠然东篱把菊,登彼西山采薇。重华去我已久,神农没矣安归。
济源县裴公亭。宋代。钱若水。 裴相亭成未退身,空烦舞袖与歌尘。至今亭下萧萧竹,似对秋风怨主人。
赠别新渭府机宜蔡二同年。宋代。华镇。 贾生流落处,寒日照山郭。江湖行欲尽,客意正寂寞。毂击逢蔡侯,旧交宛不若。立谈露底里,贞意销垠堮。握手笑登舟,杯盘已纷错。初言叙交契,次问何漂泊。苦道行路长,舂陵亦硗埆。仲冬才薄寒,秋水虽已落。湘山尚重叠,湘水亦浩漠。水深莫暮止,路远宜晨作。委曲话津途,纤悉指栖托。前修共科名,分义曾不薄。此道久沦替,后生多落寞。颂君古人风,不为一杯酌。我舟尚南迈,君马方西跃。各指天一涯,何以慰离索。平凉古名镇,扼控开戎幕。绿发照青衫,从容预经略。从军古所贵,清世尤多乐。已见六翮修,行看上辽廓。
杂题二首。唐代。司空图。 先知左袒始同行,须待龙楼羽翼成。若使只凭三杰力,犹应汉鼎一毫轻。鱼在枯池鸟在林,四时无奈雪霜侵。若教激劝由真宰,亦奖青松径寸心。
戊申末伏与立秋同日。宋代。韩琦。 末伏居尝极蕴隆,今辰俄与立秋同。虽馀暴虐难禁暑,奈有萧骚已至风。冰出魏台犹示贵,扇思班箧欲收功。从兹渐入清凉境,林嘒寒蝉露暧空。
木兰花慢。近现代。丁宁。 烟尘销岁月,又弹指、几沧桑,怅垂老幽栖,纵无从隐,何忍言狂。盈囊零笺断句,便不教追忆也难忘。往事西风一梦,惊心欲唱迷阳。茫茫,甚处是吾乡,休更话行藏。念此日扁舟,匆匆归去,却似投荒。吟觞有谁共举,渺长堤无复旧垂杨。莫问重来消息,相逢祗恁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