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书一声母一泪,惟有寒灯知此味。世间最苦嫠与孤,及子能养亲不待。
林生失估才四龄,壁立十载馀短檠。寸丝粒粟赖宗老,并日继晷严自程。
儿未成童出负米,对茹荼蓼甘如荠。积资菽水粗足供,欲报春晖痛天只。
乌啼月落霜满林,抚今思往空沾襟。膏销炷烬有时息,耿耿孤儿长此心。
题林天禧篝灯课读图。唐代。陈宝琛。 儿书一声母一泪,惟有寒灯知此味。世间最苦嫠与孤,及子能养亲不待。林生失估才四龄,壁立十载馀短檠。寸丝粒粟赖宗老,并日继晷严自程。儿未成童出负米,对茹荼蓼甘如荠。积资菽水粗足供,欲报春晖痛天只。乌啼月落霜满林,抚今思往空沾襟。膏销炷烬有时息,耿耿孤儿长此心。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
陈宝琛。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望云遥祝为兴化徐别驾题。明代。胡应麟。 千花晴日满林皋,鹤发鸾笺照锦袍。紫气乍占函谷迥,白云遥望武夷高。天瓢露染三春树,海屋霞明万岁桃。不道伟长诗兴浅,画筵留客几挥毫。
虹霓壮吐胸中气。血泪斑斓字。哀弦变徵不成声。莫认转移别调学风筝。
鸡长风雨天如晦。魑魅逢人侮。世间醒醉尽由他。奈我肝肠得酒露槎枒。
虞美人·许直臣县长示我感时长歌,读毕书后,却寄。清代。杨玉衔。 虹霓壮吐胸中气。血泪斑斓字。哀弦变徵不成声。莫认转移别调学风筝。鸡长风雨天如晦。魑魅逢人侮。世间醒醉尽由他。奈我肝肠得酒露槎枒。
秋夕贫居。唐代。黄滔。 听歌桂席阑,下马槐烟里。豪门腐粱肉,穷巷思糠秕。孤灯照独吟,半壁秋花死。迟明亦如晦,鸡唱徒为尔。
除夕和本师辛卯韵。明代。释今无。 怀师又在大关东,朔气山光一夜中。残梦不离三峡寺,閒情偏逐五更风。年来善病心如死,日抱寒愁道未穷。幸喜烧冰依佛眼,灯花还与几人同。
俊师定庵。宋代。张建。 渟泓石上泉,照我良是我。轻风一荡激,真态互掀簸。乃知求慧性,非戒定未可。道人此名庵,千劫付一坐。海月自澄明,天花任飞妥。吾生剧萍梗,万里信漂堕。湛然摩尼珠,坐受昏尘裹。何时陪远公,同社事香火。
次漕庾两使者绝句韵六首。宋代。刘克庄。 公等真堪起太平,我侬久已厌承明。扶犂只合勤农务,奋笔犹能作颂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