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歌舞促琼筵,银烛台西见小莲。二寸横波回慢水,
一双纤手语香弦。桂形浅拂梁家黛,瓜字初分碧玉年。
愿托襄王云雨梦,阳台今夜降神仙。
醉后赠冯姬。唐代。李群玉。 黄昏歌舞促琼筵,银烛台西见小莲。二寸横波回慢水,一双纤手语香弦。桂形浅拂梁家黛,瓜字初分碧玉年。愿托襄王云雨梦,阳台今夜降神仙。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
李群玉。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诗三百三首 其二三四。唐代。寒山。 三界人蠢蠢,六道人茫茫。贪财爱淫欲,心恶若豺狼。地狱如箭射,极苦若为当。兀兀过朝夕,都不别贤良。好恶总不识,犹如猪及羊。共语如木石,嫉妒似颠狂。不自见己过,如猪在圈卧。不知自偿债,却笑牛牵磨。
元旦朝回书事二首 其二。元代。吴师道。 朝散纷纷下紫微,挥鞭争道疾如飞。同来各向朱门去,祇有西山伴我归。
南康值雨。宋代。杨时。 平沙涨雪清江濆,水花照日红生鳞。轩然五老出城表,雕玉万仞窥长身。云巾星弁覆华顶,飞泉漱瀑垂天绅。平生未识庐山面,碧巘横云望中见。江头一夜雨衔天,奔浪号风作悲健。朝来淤泥没牛马,咫尺坐论千里远。芒鞋拄杖挂尘屋,神马尻轮欻飞转。卧龙庵前碧眼翁,日饮山渌餐溪松。神融气合八荒外,此心炯炯宜先通。未须勒移却俗驾,会应一洗尘寰空。寄言归侍壶丘子,他日来游当御风。
灵隐天竺寺门。宋代。董嗣杲。 画栋朱檐暴虎蹲,乱钟穿翠掩朝昏。去来所得无多衲,觉悟何曾有二门。山鸟山花应自若,佛心佛法与谁论。风埃几换行人鬓,博士元公扁却存。
挽庄懿皇太后词 其一。唐代。胡宿。 仙李含芳远,菖华席庆殊。伣天周作合,梦日汉为符。宫祲生长信,山光卜鲋鰅。宝台泉底路,千古凝金凫。
瀫阳公入佐天官兼领翰学赋此送之。明代。王世贞。 且莫疑清世,居然表直臣。已烦司藻鉴,还复赞丝纶。起色江湖浊,封章岁月新。须公一砥柱,吾意已沉沦。
寄头陀端公 其二。明代。李之世。 黄云山下漏声声,记得同师采药行。莎径稻田扪露遍,撷来蔓草不知名。
元宵诗用仲安韵五首 其三。唐代。郑玉。 赏罢花灯步月归,自将拄杖扣柴扉。回头形影惊相吊,但觉从前百事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