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安可常?适然成主宾。坐君绿阴中,疑与涧壑邻。
秋花断人肠,忍死经冬春。僧房歘觏止,乃为隔世人。
谂君亦避兵,徙宅城南新。顾念亭子上,槐龙谁与驯?
轩棂与墙藩,位置尽手亲。故知皆幻缘,有图存一尘。
邂逅吾且恋,矧君永昏晨。观颐重所养,大患正有身。
祁诗审晚年,味之如饮醇。咸同贞元际,缅想馀悲辛。
叙图将归君,展读还频频。
题何润夫养园圃用卷中祁文端旧韵。唐代。陈宝琛。 园林安可常?适然成主宾。坐君绿阴中,疑与涧壑邻。秋花断人肠,忍死经冬春。僧房歘觏止,乃为隔世人。谂君亦避兵,徙宅城南新。顾念亭子上,槐龙谁与驯?轩棂与墙藩,位置尽手亲。故知皆幻缘,有图存一尘。邂逅吾且恋,矧君永昏晨。观颐重所养,大患正有身。祁诗审晚年,味之如饮醇。咸同贞元际,缅想馀悲辛。叙图将归君,展读还频频。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
陈宝琛。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赠俞进可 其二。宋代。吴惟信。 贫为耽诗得,诗高贫未除。身从乡井隐,名待御屏书。寡合人为傲,回观世自疏。寥寥诸葛志,宁久在茅庐。
杏花。元代。钱惟善。 等莺期燕引游蜂,知隔垂杨第几重。坛近缁帷忘昼永,宫催羯鼓助春浓。绛烟轻润香须裛,红雪乾团粉泪镕。寂寞曲江人不见,贞元朝士忆时雍。
再经庐山东林寺又用始祖御史公韵赋六首 其四。明代。黄仲昭。 问道浔阳郡,诸生候几时。未穷残日兴,仍拟复来期。霁景酣春意,红芳间绿枝。山中春社过,飞燕乱差池。
秋景 秋风白云飞。宋代。刘辰翁。 风起秋尘外,山空海又围。疏疏黄叶外,渺渺白云飞。扫地驱残暑,林烟带落晖。空明仙仗过,夭矫玉龙归。中野悲游子,苍梧迎帝妃。回首汾水上,不觉泪沾衣。
铜雀瓦砚歌一首谢林法曹。宋代。刘克庄。 凉州贼烧洛阳宫,黄屋迁播侨邺中。兵驱椒房出复壁,帝不能救忧及躬。台下役夫皆菜色,台上美人如花红。九州战血丹野草,不闻鬼哭闻歌钟。时人肆骂作汉贼,相国自许贤周公。一朝西陵瘗弓剑,帐殿寂寞来悲风。美人去事黄初帝,家法乃与穹庐同。繁华销歇世代远,惟有漳水流无穷。时时耕者钁遗瓦,苏侵土蚀疑古铜。后来好事斲成砚,平视端歙相长雄。参军得之喜不寐,携归光怪夜吐虹。谓宜载宝饷洛贵,顾肯割爱遗山翁。翁生建安七子后,幼览方册梦寐通。白头始获交石友,非不磨砺无新功。复愁偷儿瞰吾屋,窃去奚异玉与弓。书生一砚何足计,老瞒万瓦扫地空。
游惠山作 其二。明代。袁宏道。 雪后青山暖复鲜,疏黄浅绿也堪怜。高僧执卷供谈柄,少妇明妆送佛钱。向子无端儿与女,华阳多事道兼禅。浮生早被微名误,迟向人开醉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