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下前溪,西风吹野渡。不见折苇人,独立苍茫暮。
隔岸丛林幽,知是寒山路。
西林三十二景诗 其四 一苇渡。唐代。安绍芳。 夕阳下前溪,西风吹野渡。不见折苇人,独立苍茫暮。隔岸丛林幽,知是寒山路。
安绍芳 字茂(懋)卿,号砚亭居士(1548-1605),卒年五十八。安如山之孙,安希尧之子,无锡(今江苏无锡)诸生,所居曰西林一片石。能诗,工词翰,书临曹娥碑,山水摹黄公望、倪瓒。旁及写兰竹,别具一种清芳。不易为人作,姑以自寄其潇洒而已。有《西林全集》行世,万历四十七年刻本。 ...
安绍芳。 安绍芳 字茂(懋)卿,号砚亭居士(1548-1605),卒年五十八。安如山之孙,安希尧之子,无锡(今江苏无锡)诸生,所居曰西林一片石。能诗,工词翰,书临曹娥碑,山水摹黄公望、倪瓒。旁及写兰竹,别具一种清芳。不易为人作,姑以自寄其潇洒而已。有《西林全集》行世,万历四十七年刻本。
感遇三首 其三。明代。周是修。 服牛待余耕,乘马待余行。蚩蚩乘且服,驱策不少仁。安知有血气,何独能无情。所以异贵贱,由人为物灵。资用竭其力,可不见推恩。嗟彼残忍徒,戕之如折茎。
钮给事中花园藏陈山人所画水仙花次王子韵一首而陈文学示我五首故我亦如数 其三。明代。徐渭。 年年花药縳红罗,给谏池塘影赤波。争似黄冠簪玉导,色虽不及丰神过。
句曲道中奉怀王司马先生寄讯八首 其三。明代。胡应麟。 凤德元千仞,熊飞自一时。河山分玉帐,日月绕牙旗。错落霜毫动,荧煌露布驰。共知莘野出,宁畏草堂移。
涪江夜调。宋代。王绅。 涪江势若奔,昼夜归朝宗。嶙峋滩上石,屹立当其冲。激之成天籁,清响振秋空。午夜月华明,鸾凤遥相逢。毵毵下和鸣,徽音中商宫。伯牙有馀思,子期渺遗踪。畴能领其趣,此调高无穷。
游龙泉寺。清代。王汝赓。 风日晴和傍午天,闲寻野寺到龙泉。千章古木低檐护,四壁青山伴客眠。窗外闲云常蔼蔼,门前流水自涓涓。徘徊池上观鱼跃,与尔同参个里禅。
题陈用中行藏楼。宋代。毛滂。 此楼托萧冷,莫会子登临。吊影漫愁独,书空谁语深。帘开不尽眼,云起未休心。咫尺颜渊坐,高风无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