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头已拨千峰雾,入水拖泥何处去。岭头日落黄芦暗,老麂呼风毛欲竖。
岭底溪深泥正紫,中有幽人草茅住。长年袖钵垂手归,濯足溪头弄新句。
天寒路冻寂无人,头铿然掘枯芋。我来一笑调偶同,摩挲寒崖数烟树。
深夜孤镫倒牛箧,戛更病雁亦哀诉。雄峰大刹列相望,两宗法席纷旁午。
子独何为饿空谷,笑勘诸方多不顾。垂钩岂解钓狞龙,元赏时与古人遇。
象田山赠石雨。唐代。黄宗会。 杖头已拨千峰雾,入水拖泥何处去。岭头日落黄芦暗,老麂呼风毛欲竖。岭底溪深泥正紫,中有幽人草茅住。长年袖钵垂手归,濯足溪头弄新句。天寒路冻寂无人,头铿然掘枯芋。我来一笑调偶同,摩挲寒崖数烟树。深夜孤镫倒牛箧,戛更病雁亦哀诉。雄峰大刹列相望,两宗法席纷旁午。子独何为饿空谷,笑勘诸方多不顾。垂钩岂解钓狞龙,元赏时与古人遇。
黄宗会(1618-1663)字泽望,号缩斋,又号藤龛,学者称石田先生。明末清初学者,经学家,余姚(现浙江省宁波余姚市)人。东林七君子黄尊素第三子。黄宗会与兄黄宗羲,黄宗炎并称“浙东三黄”,三人也是明清浙东学派的代表人物。黄宗会,明末崇祯年间的拔贡生,性格狷介,读书过目不忘,日必尽百页,有事则次日倍其常课。自经史四部外,释道二藏,未尝不一周也。诗文古澹而有根据。早年受业于兄长黄宗羲。明亡后,隐于浮屠,浪游名山,以疾终。 ...
黄宗会。 黄宗会(1618-1663)字泽望,号缩斋,又号藤龛,学者称石田先生。明末清初学者,经学家,余姚(现浙江省宁波余姚市)人。东林七君子黄尊素第三子。黄宗会与兄黄宗羲,黄宗炎并称“浙东三黄”,三人也是明清浙东学派的代表人物。黄宗会,明末崇祯年间的拔贡生,性格狷介,读书过目不忘,日必尽百页,有事则次日倍其常课。自经史四部外,释道二藏,未尝不一周也。诗文古澹而有根据。早年受业于兄长黄宗羲。明亡后,隐于浮屠,浪游名山,以疾终。
怀归。明代。杨慎。 星桥南望沉犀渚,雪岭西连抱珥河。关塞渺茫魂梦隔,山川迢递别离多。汀洲春雨搴芳杜,茅屋秋风带女萝。心事未从詹尹卜,生涯聊听僰童歌。
谢雪卿挽辞钱子霞姬人 其四。清代。孙原湘。 我有伤心不可言,年年肠断木犀天。借他湿翠啼红恨,自證幽兰院里禅。
丁巳生旦有感。明代。童冀。 献岁高堂奉寿卮,白头两度客天涯。百年父母劬劳日,一岁乾坤交泰时。故国音书归雁寄,异乡心事落梅知。斗杓又复回东北,江水归心日夜驰。
蝶恋花 暮春雨中感作。清代。李佩金。 蝶梦惊残花已误。怨紫愁红,忽忽成香土。长日爱眠宵不寐。无聊觅句教鹦鹉。檐网留春花络住。掠断游丝,玉剪双飞去。杜宇声中愁几许。濛濛落絮和烟雨。
应物上人至自雷峰以诗见贻次韵酬答。明代。杨晋。 一枕蘧蘧蝶梦忙,久抛怀抱付沧桑。衣珠未忍忘杯渡,法乳惟分许我尝。眼赤自依金臂紫,尘红谁念客冠黄。联床且订名山约,料理芒鞋踏上方。
吴门。明代。罗宾王。 访古娄江万木疏,夕阳西下几丘墟。谁人却傍要离冢,有客还探大禹书。鹤市只今犹泣玉,酒城无复过游车。吴门亦有逃名者,何事吹箫向阖闾。
闻恩诏有感四首 其四。明代。王廷陈。 春风翻自朔方回,恩泽遥从北海来。涓滴须令沾涸辙,吹嘘合遣到寒灰。
二月于曹霜厓第观瓶梅次韵是。明代。潘希曾。 绮筵何处得江梅,倒浸冰壶自可猜。一种风流偏我爱,十分春色后时开。樽前莫惜歌金缕,笛里仍愁点翠苔。竟日玩香兼弄影,为君沉醉未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