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寒窗半读耕,倖登科甲立功名。门前五柳吾曾学,只愿融融过此生。
晚年偶吟 其一。唐代。杨士芳。 十载寒窗半读耕,倖登科甲立功名。门前五柳吾曾学,只愿融融过此生。
杨士芳(1826年-1903年),字兰如,福建省台湾府噶玛兰厅(今台湾宜兰县宜兰市)人,曾中清朝进士,台湾日治时期,任宜兰厅参事。同治元年(1862年)乡试中举人,同治七年(1868年)中三甲一百一十八名进士,殿试钦点浙江省即用知县,加同知五品官衔。不久因母丧丁忧,未能赴任。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马关条约,割让台湾之后,日军欲利用杨士芳的声望,平定各地反抗,特任命其为救民局委员,参与防备。次年(1896年,日本明治二十九年)杨士芳出任宜兰厅参事,翌年获佩绅章。卒于1903年(明治三十六年)一月十日,享年七十有八。 ...
杨士芳。 杨士芳(1826年-1903年),字兰如,福建省台湾府噶玛兰厅(今台湾宜兰县宜兰市)人,曾中清朝进士,台湾日治时期,任宜兰厅参事。同治元年(1862年)乡试中举人,同治七年(1868年)中三甲一百一十八名进士,殿试钦点浙江省即用知县,加同知五品官衔。不久因母丧丁忧,未能赴任。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马关条约,割让台湾之后,日军欲利用杨士芳的声望,平定各地反抗,特任命其为救民局委员,参与防备。次年(1896年,日本明治二十九年)杨士芳出任宜兰厅参事,翌年获佩绅章。卒于1903年(明治三十六年)一月十日,享年七十有八。
重接亦非兄札。明代。释函可。 十年两度寄书来,脊骨犹存鬓已摧。好水好山应历过,肯将孤杖指荒台。
华山云歌。清代。张荫桓。 华山秋尽多晴云,蔚蓝万里铺龙鳞。缤纷五色成锦缋,睢涣之水难具论。平生五岳恣游眺,海外屡屡驰飙轮。求如此云不易得,奇丽直欲无朝昏。有时散作千万叠,下映林木殷朱匀。山家看云结茅屋,此竟不愿王公闻。凤城双阙蕴佳气,宠蔼霞照何氤氲。应龙鸱吻每遮护,隐拒下界窥天根。荀卿作赋昧揣称,太史奏瑞空斑{文粦}。何如野观得萧散,荫及艰难行路人。因时洒润或致雨,莲华净洗无纤尘。巫山神妾安足拟,高卧合结陈抟邻。
自大钱湖口赴吴兴。清代。黄本骐。 晨光织渚客扬舲,睡起推篷倦眼醒。苕水半奁云外白,弁山一角雨中青。鱼吹枫叶霞明浪,人踏芦花雪满汀。七十二溇吟赏遍,菰城塔影望亭亭。
誓约。清代。孙原湘。 宝鸭添香彻底温,思量一遍尽消魂。金针刺绣连诗赠,瑶札焚灰和酒吞。年与水波看渐长,事如花影过无痕。鸳鸯只誓来生约,拚负深情不负恩。
黄州?此诗当为欧阳修作?。宋代。苏轼。 南山一尺雪,雪尽山苍然。涧谷深自暖,梅花应已繁。使君厌骑従,车马留山前。行歌招野叟,共步青林间。长松得高荫,盘石堪醉眠。只乐听山鸟,携琴写幽泉。爱之欲忘返,但苦世俗牵。归来始觉远,明月高峰颠。
寄外。明代。刘祖满。 椎秦博浪谓当车,消息传来事又虚。肯把壮心酬一切,莫将词赋吊三闾。怀中字减祢衡刺,袖里红啼贾谊书。海上钓鳌应有饵,可愁为客食无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