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觉前厓好,何人并结庐?鹫岩光倚薄,香阁静含虚。
法境清凉外,人烟战伐馀。因声寄莲社,吾志在山居。
登代州白人岩因饮孙园二首 其二。唐代。李因笃。 只觉前厓好,何人并结庐?鹫岩光倚薄,香阁静含虚。法境清凉外,人烟战伐馀。因声寄莲社,吾志在山居。
李因笃,字子德,一字孔德,号天生,陕西富平东乡(今富平薛镇韩家村)人。生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卒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自幼聪敏,博学强记,遍读经史诸子,尤谙经学要旨,精于音韵,长于诗词,诗逼杜甫,兼通音律,崇尚实学,为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教育家、音韵学家、诗人。被时人称为不涉仕途的华夏“四布衣”之一。康熙十八年(1679年)荐鸿博授检讨。尝辨秦中碑版极有依据。行、楷书用笔秃率,意近颜真卿。著《古今韵考》《受祺堂诗文集》《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增校清朝进士题名碑录》。 ...
李因笃。 李因笃,字子德,一字孔德,号天生,陕西富平东乡(今富平薛镇韩家村)人。生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卒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自幼聪敏,博学强记,遍读经史诸子,尤谙经学要旨,精于音韵,长于诗词,诗逼杜甫,兼通音律,崇尚实学,为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教育家、音韵学家、诗人。被时人称为不涉仕途的华夏“四布衣”之一。康熙十八年(1679年)荐鸿博授检讨。尝辨秦中碑版极有依据。行、楷书用笔秃率,意近颜真卿。著《古今韵考》《受祺堂诗文集》《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增校清朝进士题名碑录》。
对雪奉饯任城六父秩满归京。唐代。李白。 龙虎谢鞭策,鹓鸾不司晨。君看海上鹤,何似笼中鹑。独用天地心,浮云乃吾身。虽将簪组狎,若与烟霞亲。季父有英风,白眉超常伦。一官即梦寐,脱屣归西秦。窦公敞华筵,墨客尽来臻。燕歌落胡雁,郢曲回阳春。征马百度嘶,游车动行尘。踌躇未忍去,恋此四座人。饯离驻高驾,惜别空殷勤。何时竹林下,更与步兵邻。
题前赤壁赋图。元代。张昱。 黄州故事今何在,汉水东流尚未穷。一世英雄争赤壁,百年风月属坡翁。吹箫俊发龙吟后,作赋才豪鹤梦中。二客从游雪堂夜,丹青犹与昔时同。
登飞来寺二首 其二。明代。谢与思。 突兀招提境,飞来事已神。江山如有主,钟磬渐相亲。殿势高云护,炉烟怪鹤驯。诸天殊未到,危处石嶙峋。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春日十二首之十一 其十一。元代。凌云翰。 断岸防颓费石包,雨声又听响中宵。杏花零落飘香远,明日扶筇度石桥。
送人归无锡为郑监丞叔颙作。明代。曹义。 不辞千里远相过,萍水襟期喜若何。夜雨政宜连客榻,薰风忍听唱离歌。蓟门酒尽尊前兴,潞渚帆扬雨后波。想到家山多雅趣,五云亭上日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