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相分符十二州,明公赐履冠诸侯。天包凉益开东井,地跨关河领上游。
寒谷春生吹律遍,野航时带霁晖流。躬耕久自耽林壑,望岁频书大有秋。
呈希制军。唐代。李因笃。 使相分符十二州,明公赐履冠诸侯。天包凉益开东井,地跨关河领上游。寒谷春生吹律遍,野航时带霁晖流。躬耕久自耽林壑,望岁频书大有秋。
李因笃,字子德,一字孔德,号天生,陕西富平东乡(今富平薛镇韩家村)人。生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卒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自幼聪敏,博学强记,遍读经史诸子,尤谙经学要旨,精于音韵,长于诗词,诗逼杜甫,兼通音律,崇尚实学,为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教育家、音韵学家、诗人。被时人称为不涉仕途的华夏“四布衣”之一。康熙十八年(1679年)荐鸿博授检讨。尝辨秦中碑版极有依据。行、楷书用笔秃率,意近颜真卿。著《古今韵考》《受祺堂诗文集》《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增校清朝进士题名碑录》。 ...
李因笃。 李因笃,字子德,一字孔德,号天生,陕西富平东乡(今富平薛镇韩家村)人。生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卒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自幼聪敏,博学强记,遍读经史诸子,尤谙经学要旨,精于音韵,长于诗词,诗逼杜甫,兼通音律,崇尚实学,为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教育家、音韵学家、诗人。被时人称为不涉仕途的华夏“四布衣”之一。康熙十八年(1679年)荐鸿博授检讨。尝辨秦中碑版极有依据。行、楷书用笔秃率,意近颜真卿。著《古今韵考》《受祺堂诗文集》《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增校清朝进士题名碑录》。
和闾丘莘叟。宋代。吴芾。 此时狂敌合灰飞,致我天王下紫微。士马生风增锐气,旌旗蔽日耀皇威。愧无一策裨黄屋,滥逐千官扈赭衣。智略如君宜有用,周行指日看来归。
题傅侍郎寒碧十五韵·袭芳。宋代。陈宓。 红紫事鼎盛,嫣然媚日风。香气袅不断,郁若篝衣烘。请勿别高下,一种春阳回。
减字木兰花•叶楚伧挽词。近现代。陈匪石。 剪淞有梦。三十年前笺管共。晦雨鸣鸡。记得杯乾烛跋时。东风似虎。劫后春光怀故土。小住星轺。不分骑箕上碧霄。
松阳周处士冰壶歌。明代。刘基。 阴风吹空寒凛冽,玉壶夜半玄冰结。十二楼中琐翠鸾,太微宫里县明月。明月流光照玉壶,珠飞上天沧海枯。青女鍊霜封具阙,燧人焫犀龙泣血。银河凌澌胶北斗,五色石裂娲皇走。相看一笑天茫然,回首人间三万年。
月下笛 长江故县明月山贾浪仙祠,用玉田体。近现代。周岸登。 明月诗仙,长江谪宦,古祠高岫。携尊酹酒。憎命文章世偏寿。孤情合证维摩诘,想浣笔、冰瓯雪窦。共江山胜迹,长留诗卷,几曾虚负。知否。屠龙手。早遁迹空王,梵云华首。郊寒是友。苦吟终让君瘦。我来恰值繁霜节,试唤起、精魂似旧。更长啸、叩微茫,还恐推敲未就。
古杭道中。宋代。赵时韶。 离家才是两三程,便觉征衣缀软尘。湖海相逢迂阔好,江山不厌往来频。溪鱼有孕羹偏美,村酒无灰味却真。纡辔小儿莫相笑,柴桑终不负头巾。
谢木韫之舍人分送讲筵赐茶。宋代。杨万里。 吴绫缝囊染菊水,蛮砂涂印题进字。淳熙鍚贡新水芽,天珍误落黄茅地。故人弯渚紫微郎,金华讲彻花草香。宣赐龙焙第一纲,殿上走趋明月璫。御前啜罢三危露,满袖香烟怀璧去。归来拈出两蜿蜓,雷电晦冥惊破柱。北苑龙芽内样新,铜围银范铸琼尘。九天宝月霏五云,玉龙双舞黄金鳞。老夫平生爱煮茗,十年烧阱折脚鼎。下山汲井得甘冷,上山摘芽得苦硬。何曾梦到龙游窠,何曾梦吃龙芽茶。故人分送玉川子,春风来自玉皇家。锻圭椎璧调冰水,烹龙庖凤搜肝髓。石花紫笋可衙官,赤印白泥牛走尔。故人气味茶样清,故人风骨茶样明。开缄不但似见面,叩之咳唾金石声。麴生劝人随巾帻,睡魔遣我抛书册。老夫七碗病未能,一啜犹堪坐秋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