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时风雪乱纷纷,归日川原处处春。
因识发生真意思,雨馀花柳更精神。
归途喜晴。唐代。陈文蔚。 来时风雪乱纷纷,归日川原处处春。因识发生真意思,雨馀花柳更精神。
陈文蔚(约公元1210年前后在世)字才卿,上饶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泰初前后在世。师事朱熹。尝举进士。庆元中,(1198)馆于朱熹家,课其诸孙。又讲读铅山。端平二年,(1235)都省言其所作尚书类编,有益治道,诏补迪功郎。学者称克斋先生。文蔚著有克斋集十七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陈文蔚。 陈文蔚(约公元1210年前后在世)字才卿,上饶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泰初前后在世。师事朱熹。尝举进士。庆元中,(1198)馆于朱熹家,课其诸孙。又讲读铅山。端平二年,(1235)都省言其所作尚书类编,有益治道,诏补迪功郎。学者称克斋先生。文蔚著有克斋集十七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挽陈夫人卓氏二首。宋代。黄公度。 贵不改旧习,老犹遵幼仪。安贫偕隐者,急义胜男儿。馀涧河九里,宁馨桂一枝。秋毫有遗恨,石窌剖封迟。
答东林道士。唐代。韦应物。 紫阁西边第几峰,茅斋夜雪虎行踪。遥看黛色知何处,欲出山门寻暮钟。
九日偕沈濬之饮天长寺昌上人所。明代。刘泰。 佳节青山懒去登,共缘西郭访名僧。壶虚暗滴莲花漏,衣薄寒生柿叶绫。拟薙白头归净社,欲留红日系长绳。与君且尽杯中物,有约重来恐未能。
送李秀才归江南(一作送孙革及第归江南)。唐代。韩翃。 过淮芳草歇,千里又东归。野水吴山出,家林越鸟飞。荷香随去棹,梅雨点行衣。无数沧江客,如君达者稀。
龙潭 其二。明代。黄廷用。 墨云亭午大于上,倏忽风雷若有神。一带江山皆化雨,三秋禾黍转芳春。彷徨周旱朝青帝,想像□霖系紫宸。岂是终南山上客,秪求真诀作仙人。
澎湖杂咏二十首和陈别驾廷宪 其十六。清代。周凯。 竞誇文石与空青,海底年来何处寻。剩有螺杯生理好,不教枉费琢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