灏气入沧洲,高人物外流。竞称寿斝日,恰遇凯歌秋。
家世闻王谢,儿孙诵鲁邹。梁鸿仪并美,薛凤数全侔。
婿择俱良玉,宾来共倚楼。门前堪驷马,垄上谢诸侯。
指使神多逸,经尝虑自周。始知泉石赏,真胜市朝游。
愿足馀皆赘,名忘百不忧。清飙侵帻爽,新月向杯浮。
结社谁先后,当筵几唱酬。吾宗托交重,裁句助长讴。
北泉王君六十。唐代。罗洪先。 灏气入沧洲,高人物外流。竞称寿斝日,恰遇凯歌秋。家世闻王谢,儿孙诵鲁邹。梁鸿仪并美,薛凤数全侔。婿择俱良玉,宾来共倚楼。门前堪驷马,垄上谢诸侯。指使神多逸,经尝虑自周。始知泉石赏,真胜市朝游。愿足馀皆赘,名忘百不忧。清飙侵帻爽,新月向杯浮。结社谁先后,当筵几唱酬。吾宗托交重,裁句助长讴。
罗洪先(1504-1564),字达夫,号念庵,汉族,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人,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罗洪先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
罗洪先。 罗洪先(1504-1564),字达夫,号念庵,汉族,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人,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罗洪先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次韵单君范。宋代。陈著。 驹隙光阴自去留,眉头底用着闲愁。人生枕上皆槐国,世事棋中几弈秋。为子孙谋惟蠹简,有风月处即菟裘。醉多醒语不觉晓,何处钟声出梵楼。
夜后把火看花南园招李十一兵曹不至呈座上诸公。唐代。吕温。 夭桃红烛正相鲜,傲吏闲斋困独眠。应是梦中飞作蝶,悠扬只在此花前。
杨柳枝寿杯词十八首。唐代。司空图。 乐府翻来占太平,风光无处不含情。千门万户喧歌吹,富贵人间只此声。撼晚梳空不自持,与君同折上楼时。春风还有常情处,系得人心免别离。灞亭东去彻隋堤,赠别何须醉似泥。万里往来无一事,便帆轻拂乱莺啼。台城细仗晓初移,诏赐千官禊饮时。绿帐远笼清珮响,更曛晴日上龙旗。桃源仙子不须夸,闻道惟栽一片花。何似浣纱溪畔住,绿阴相间两三家。偶然楼上卷珠帘,往往长条拂枕函。恰值小娥初学舞,拟偷金缕押春衫。池边影动散鸳鸯,更引微风乱绣床。直待玉窗尘不起,始应金雁得成行。稻畦分影向江村,憔悴经霜只半存。昨日流莺今不见,乱萤飞出照黄昏。客泪休沾汉水滨,舞腰羞杀汉宫人。狂风更与回烟帚,扫尽繁花独占春。游人莫叹易凋衰,长乐荣枯自有期。看取明年春意动,更于何处最先知。昔年行乐及芳时,一上丹梯桂一枝。笑问江头醉公子,饶君满把麹尘丝。渡头残照一行新,独自依依向北人。莫恨乡程千里远,眼中从此故乡春。絮惹轻枝雪未飘,小溪烟束带危桥。邻家女伴频攀折,不觉回身罥翠翘。处处萦空百万枝,一枝枝好更题诗。隔城远岫招行客,便与朱楼当酒旗。锦城分得映金沟,两岸年年引胜游。若似松篁须带雪,人间何处认风流。日暖津头絮已飞,看看还是送君归。莫言万绪牵愁思,缉取长绳系落晖。大堤时节近清明,霞衬烟笼绕郡城。好是梨花相映处,更胜松雪日初晴。圣主千年乐未央,御沟金翠满垂杨。年年织作升平字,高映南山献寿觞。
同张侍御宴北楼。唐代。储光羲。 今之太守古诸侯,出入双旌垂七旒。朝览干戈时听讼,暮延宾客复登楼。西山漠漠崦嵫色,北渚沉沉江汉流。良宵清净方高会,绣服光辉联皂盖。鱼龙恍惚阶墀下,云雾杳冥窗户外。水灵慷慨行泣珠,游女飘飖思解佩。苍苍低月半遥城,落落疏星满太清。不分开襟悲楚奏,愿言吹笛退胡兵。轩后青丘埋猰貐,周王白羽扫欃枪。期君武节朝龙阙,余亦翱翔归玉京。
念奴娇 扫落叶。近现代。钟敬文。 燕都秋老,正西风拂拂,叶零如雨。碧幕高遮方在眼,空旷今余天宇。落去还飞,黄中带赤,容态犹妍妩。拥花滋麦,春心端托尘土。不是对景寻诗,穿丛傍砌,日日相为伍。笤帚一枝横直扫,耙子有时兼举。棘刺钩衣,山坡滑脚,稍会樵童趣。一天活了,笑看黄日西注。
友人有问余诗法者走笔答之。清代。吴德旋。 君莫问我诗,我诗多变格。知音最蚤惟陆君,许我清才世无敌。自交仁和宋左彝,风人之意时一窥。南朝鲍谢不可到,侧艳往往如温岐。吾州数子才不羁,论议绝出高难跻。南宋不数陆务观,中州姑置元裕之。嶙峋坡谷犹下乘,更谁比数诗人诗。我今偏得采诗法,不论浓淡与平奇。但须妙合兴观群怨之大旨,导源三百其无迷。
重阳日荆州作。唐代。吴融。 万里投荒已自哀,高秋寓目更徘徊。浊醪任冷难辞醉,黄菊因暄却未开。上国莫归戎马乱,故人何在塞鸿来。惊时感事俱无奈,不待残阳下楚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