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经行三十年,漫山桃李竞争妍。
于今棠棣花成萼,我已童颜射酒红。
妙智洞。唐代。陈尧叟。 追忆经行三十年,漫山桃李竞争妍。于今棠棣花成萼,我已童颜射酒红。
陈尧叟(961年—1017年5月10日),字唐夫,阆州阆中人,北宋宰相,左谏议大夫陈省华长子、太子太师陈尧佐、天雄军节度使陈尧咨长兄。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状元,与弟陈尧佐同科,又与父亲同日获赐绯衣,历官秘书丞、河南东道判官、工部员外郎。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升任同平章事、枢密使。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因病改授右仆射、知河阳军。天禧元年(1017年),陈尧叟去世,年五十七。真宗废朝二日,追赠侍中,谥号“文忠”。著有《监牧议》、《请盟录》等。 ...
陈尧叟。 陈尧叟(961年—1017年5月10日),字唐夫,阆州阆中人,北宋宰相,左谏议大夫陈省华长子、太子太师陈尧佐、天雄军节度使陈尧咨长兄。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状元,与弟陈尧佐同科,又与父亲同日获赐绯衣,历官秘书丞、河南东道判官、工部员外郎。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升任同平章事、枢密使。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因病改授右仆射、知河阳军。天禧元年(1017年),陈尧叟去世,年五十七。真宗废朝二日,追赠侍中,谥号“文忠”。著有《监牧议》、《请盟录》等。
友人有问余诗法者走笔答之。清代。吴德旋。 君莫问我诗,我诗多变格。知音最蚤惟陆君,许我清才世无敌。自交仁和宋左彝,风人之意时一窥。南朝鲍谢不可到,侧艳往往如温岐。吾州数子才不羁,论议绝出高难跻。南宋不数陆务观,中州姑置元裕之。嶙峋坡谷犹下乘,更谁比数诗人诗。我今偏得采诗法,不论浓淡与平奇。但须妙合兴观群怨之大旨,导源三百其无迷。
秋江。唐代。罗隐。 秋江待晚潮,客思旆旌摇。细雨翻芦叶,高风却柳条。兵戈村落破,饥俭虎狼骄。吾土兼连此,离魂望里消。
陪刘提察少集四圣观。宋代。方岳。 江山於我故眼青,我亦辄以诗酬之。东华昨梦已尘士,千万勿令鸥鹭知。
送张伯任都谏阅视固原。明代。冯琦。 壮士常慷慨,懦夫多局促。男儿志万里,取别无踯躅。念从去年秋,虏骑公南牧。关门日以开,胡行一何速。鼓声郁不发,将士并杀戮。莽莽洮河间,系虏相随属。朝为汉边民,暮为胡地仆。生者长不归,死者填谿谷。氛祲高逾陇,声势远窥蜀。至尊日忧劳,臣子幸不辱。大臣亲行边,主将新分竹。比闻捷书来,破虏河湟曲。貔貅气始振,豺狼怒犹蓄。古来忌小胜,兵事多反覆。凯歌未盈耳,疮痍尚在目。军有三日粮,民无五月谷。中原疲转输,吾意忧心腹。天子命近臣,分道临荒服。兹行实特简,何以效芹曝。君看和亲事,利害如转毂。即令边衅开,安知不为福。要挟伐虏谋,掎角联番族。朝议省牵制,文法罢羁束。匈奴断右臂,汉将窥左足。岂无金城略,当如贾生哭。国耻犹未雪,长歌仍击筑。
送别吕令圣与。宋代。杨万里。 一门三相千子孙,後有公家前诸袁。有治国谱无县谱,种爱在堂铭在门。谁能不徼鬻爵恩,民乃不识田亩钱。姓名堕在诸公口,去去云霄稳著鞭。三年为寮无间然,公行何得搀吾先。取别当愁今更喜,定知同醉西湖莲。
夏夜宿表兄话旧。唐代。窦叔向。 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远书珍重何曾达,旧事凄凉不可听。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
铜雀瓦砚歌。明代。唐之淳。 汉日欲没众星紫,老瞒干天扰天纪。身辞篡弑遗厥嗣,却付分香兼卖履。铜爵高台五云里,声色娱人死无已。西陵墓草青如洗,舞尘细逐歌声起。台倾土荒产荆杞,遗瓦深川良有以。豫章得之谀墓鬼,琢配翰墨象焦尾。仍铭其阳志其喜,砚工文奇称二美。陇西王孙武靖子,宝之不翅琼瑶比。芳春燕客陈棐几,冷电晴云照秋水。研辞释文拂尘滓,红丝无光马蹄毁。邺城狐嘷豫章死,一甓千年置邮耳。欲镌短歌愧无似,乞借挥毫删魏史。
依韵和通判太博雪後招饮二首。宋代。梅尧臣。 雪晴何所乐,乐趣在杯中。况复君家美,雕盘脍缕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