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一沧波下酒星。露醽秘诀出仙扃。情知天上莲花白,压尽人间竹叶青。
迷晚色,散秋馨。兵厨晓溜玉泠泠。楚江云锦三千顷,笑杀灵均话独醒。
鹧鸪天。唐代。李治。 太一沧波下酒星。露醽秘诀出仙扃。情知天上莲花白,压尽人间竹叶青。迷晚色,散秋馨。兵厨晓溜玉泠泠。楚江云锦三千顷,笑杀灵均话独醒。
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为善,中国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是嫡三子。贞观五年(631年)封为晋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皇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立为皇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即位于长安太极殿,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32年。李治在位34年,于弘道元年(683年)驾崩,年五十五岁,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 ...
李治。 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为善,中国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是嫡三子。贞观五年(631年)封为晋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皇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立为皇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即位于长安太极殿,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32年。李治在位34年,于弘道元年(683年)驾崩,年五十五岁,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
春日野行。唐代。温庭筠。 骑马踏烟莎,青春奈怨何。蝶翎朝粉尽,鸦背夕阳多。柳艳欺芳带,山愁萦翠蛾。别情无处说,方寸是星河。
荣归观莲戏成。宋代。韩琦。 风捲莲香不断头,田田荷影动清流。红包密障鱼鹰坐,绿盖低容水马游。时折嫩梢供玉箸,更裁圆叶代金瓯。何如满舰倾醇酎,醉向花前打拍浮。
送子倅宜春。宋代。李曾伯。 爱子喜能仕,恋亲犹欲留。肯堂斯室就,不稼曷禾收。持此一廉往,绰然千里游。彼邦存学记,熟复勿贻羞。
送钱叔达游闽不遇还吴。明代。柳应芳。 太行闻失路,此地亦沾裳。世变穷交畏,年还久客伤。榕城恒雾雨,梨岭异风霜。归卧苕溪上,长贫是故乡。
去去春光,留不住、情怀索莫。那堪是、日长人困,雨余寒薄。叶底青青梅胜豆,枝头颗颗花留萼。叹流年、空有惜春心,凭春酌。
歌共酒,谁酬酢。非与是,忘今昨。且随时随分,强欢寻乐。世事燕鸿南北去,人生乌兔东西落。问故园、不负送春期,明年约。
满江红(丁已和济时几宜送春)。宋代。赵师侠。 去去春光,留不住、情怀索莫。那堪是、日长人困,雨余寒薄。叶底青青梅胜豆,枝头颗颗花留萼。叹流年、空有惜春心,凭春酌。歌共酒,谁酬酢。非与是,忘今昨。且随时随分,强欢寻乐。世事燕鸿南北去,人生乌兔东西落。问故园、不负送春期,明年约。
湘州北亭。唐代。张说。 人务南亭少,风烟北院多。山花迷径路,池水拂藤萝。萍散鱼时跃,林幽鸟任歌。悠然白云意,乘兴抱琴过。
南塘诗三首并序 其一。清代。林旭。 南塘水涨多新景,河渎神祠压淼潺。桅影涎涎过屋角,水鸥跕跕下花间。铺行什器堆船买,士女春衣上冢还。风物荒城惟有此,却思归路可追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