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日遥从瘴岭还,新开幽径竹林间。
南中六月浑无暑,犹记衙斋对雪山。
奉和子约夏日郊居。唐代。皇甫汸。 炎日遥从瘴岭还,新开幽径竹林间。南中六月浑无暑,犹记衙斋对雪山。
(1497—1582)明苏州长洲人,字子循,号百泉。皇甫录第三子。嘉靖八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云南佥事,以计典论黜。好声色狎游。工诗,尤精书法。有《百泉子绪论》、《解颐新语》、《皇甫司勋集》。 ...
皇甫汸。 (1497—1582)明苏州长洲人,字子循,号百泉。皇甫录第三子。嘉靖八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云南佥事,以计典论黜。好声色狎游。工诗,尤精书法。有《百泉子绪论》、《解颐新语》、《皇甫司勋集》。
吟秋七律七首 其二 秋色。清代。张懋勋。 一幅丹青属化工,夕阳衰草望无穷。秋痕原野休嫌淡,春梦莺花本是空。蒿岸霜飞争鬓白,枫林叶落妒花红。萧条极目情无尽,魂断迷离烟雨中。
松陵舟中送幼孺入苕川兼柬在杭使君及苕中诸旧游。明代。徐熥。 怀土情虽切,他乡且暂留。去寻苕水吏,独作太湖游。顾影同看烛,含啼各买舟。我来惭父老,不敢再依刘。
早发。唐代。于濆。 绿野含曙光,东北云如茜。栖鸦林际起,落月水中见。此身何自苦,日日凌霜霰。流苏帐里人,犹在阳台畔。
感兴四首 其一。明代。王祎。 清夜耿不寐,仰看天象移。天非有形体,实乃列宿为。列宿附天转,五星自参差。日月复自行,昼夜互东西。三者不相谋,各各无停机。坐使岁年迈,令人嗟老衰。
山水图为沙士清题。明代。童轩。 青山一片知何处,云际依稀辨汀树。春来泉壑尽争妍,翠雨溟濛飞薜荔。山下茅茨凡几家,小桥流水竹林斜。阴阴萝径留啼鸟,寂寂柴门掩落花。故人家住钱塘曲,彷佛当年旧书屋。望海楼头夕照明,富春郭外平芜绿。西湖高柳拂晴烟,载酒时乘贺监船。鹫岭朝涵霞气润,鸥波夜逗月华圆。朅来旅食秦淮邸,回首湖山渺何许。诗兴常寻仙姥云,梦魂几听胥江雨。南宫先生笔有神,画图重见李将军。晴窗暇日一披玩,万壑千崖尽在门。
处冲又和颇及佛理亦次韵答之。宋代。陈渊。 相逢虽许借馀波,此理而今更问何。便合形骸同槁木,不须文墨骋悬河。五千遗教元非实,三万藏书亦太多。此外别传应有路,顿根无物可渐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