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临水曲,吴国此郊禋。辇路名犹在,坛柴事已尘。
那知荐璧处,空对下惟人。欲赋兴亡恨,愁看芳草春。
赋得郊台送张子读书楞枷寺。唐代。皇甫汸。 高台临水曲,吴国此郊禋。辇路名犹在,坛柴事已尘。那知荐璧处,空对下惟人。欲赋兴亡恨,愁看芳草春。
(1497—1582)明苏州长洲人,字子循,号百泉。皇甫录第三子。嘉靖八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云南佥事,以计典论黜。好声色狎游。工诗,尤精书法。有《百泉子绪论》、《解颐新语》、《皇甫司勋集》。 ...
皇甫汸。 (1497—1582)明苏州长洲人,字子循,号百泉。皇甫录第三子。嘉靖八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云南佥事,以计典论黜。好声色狎游。工诗,尤精书法。有《百泉子绪论》、《解颐新语》、《皇甫司勋集》。
松风亭四首 其二。宋代。曾几。 客至引幽步,步及松风亭。问亭何当作,笑视何足听。俗论鬨蛙黾,市声殷雷霆。时来一洗耳,两眼为君青。
安静堂书事。宋代。蔡襄。 勿学异世人,过常不可深。勿学慢世人,侧身随浮沈。白日当中天,难破是非心。不有拔俗器,安得太古音。大暑苦烦浊,清泉流高岑。烈士无恋嫪,至理须推寻。
游灵瑞寺偶赋。明代。王恭。 白云精舍近,一路入迢遥。古壁留残霭,微钟送暮潮。鸟啼空翠晚,花落断香飘。此地堪携兴,何须度石桥。
吊岳忠武王。清代。戴亨。 英雄血战奋蜺旌,雪耻忠丹贯日明。不忌犁庭回二帝,忍教奸相坏长城。魂骑箕尾归苍昊,地涌波涛走巨鲸。从此中原终莫救,至今烈士恨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