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幸际圣明时,宦辙东西任所之。潇散迹还兼吏隐,痴顽心祗似童儿。
借来法帖临池习,乞得名花带雨移。地僻每迂高士驾,才疏敢和古人诗。
大司成钟石先生枉顾不遇留诗壁上次韵。唐代。林文俊。 一经幸际圣明时,宦辙东西任所之。潇散迹还兼吏隐,痴顽心祗似童儿。借来法帖临池习,乞得名花带雨移。地僻每迂高士驾,才疏敢和古人诗。
( 1487—1536)明福建莆田人,字汝英,号方斋。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官至南京吏部右侍郎。谥文修。有《方斋诗文集》。 ...
林文俊。 ( 1487—1536)明福建莆田人,字汝英,号方斋。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官至南京吏部右侍郎。谥文修。有《方斋诗文集》。
送张侍郎归省。宋代。林季仲。 时时去弄老莱衣,也似何蕃岁一归。相送江头无一语,寸心遥与白云飞。
和林德祖惠山诗一首。宋代。程俱。 好山如幽士,胜绝不可攀。往者天姥梦,长谣愁谪仙。兹山出平野,秀特无株连。招提倚云锦,森然见林峦。幽寻无十里,正处闲忙间。入门心目静,世累若可捐。灵泉出土脉,汩汩无流难。茶神瀹浮乳,方士沉馀丹。我生猿鹤姿,颇有山水缘。何时共清赏,杖屦穷崖巅。
汲井叹。明代。王恭。 辘轳悬青丝,芙蓉覆金井。比君不照心,似妾可怜影。铜壶堕水风捲花,为君中路改荣华。人生百年有知己,暂时荣落何须嗟。
答仇山村见寄。宋代。释文珦。 十年不见山村人,瑶华忽到英溪滨。见诗犹如见君面,读诗只字必三嚥。当今满面眼非吾曹,与君例亦同此遭。风雅之音幸未变,托之足以舒郁陶。颇谓仇仙若鸾凤,造次而鸣亦惊众。丹穴方堪养羽仪,他年会作明时用。
县圃白莲。宋代。萧立之。 四柱茅亭秋一间,砻冰琢玉照乾坤。香分韩寿春衫味,花带苌弘冷袖痕。奔月蜕馀仙去骨,凌波招得别来魂。今宵睡足敲窗雨,家在西湖水满门。
寄题喻叔奇国博郎中园亭二十六咏 其二十四 爱山堂。宋代。杨万里。 诗人性癖爱看山,晓坐堂中夕懒还。只对月山无限好,月山外面八双鬟。
中途寄友人。唐代。杜牧。 道傍高木尽依依,落叶惊风处处飞。未到乡关闻早雁,独于客路授寒衣。烟霞旧想长相阻,书剑投人久不归。何日一名随事了,与君同采碧溪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