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奔流叠嶂开,谿头千步响如雷。
扁舟费尽篙师力,咫尺平澜上不来。
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唐代。辛弃疾。 一水奔流叠嶂开,谿头千步响如雷。扁舟费尽篙师力,咫尺平澜上不来。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次泉翁二月廿五日听松庵韵。明代。莫止。 软舆轻盖度幽林,一路红芳衬绿阴。飞尽茶烟知日午,添多山色爱春深。竹松争仰千寻干,泉石真宜万古心。况是高贤旧游地,可能无语托新吟。
次韵黄子羽七十自叹。宋代。陈著。 弃瓢巢父固云稀,解印陶潜未是非。风雨似知人世换,溪山自爱主翁归。时消孤闷有茶屋,天把独醒存芰衣。我亦岁寒松下草,相望百里借春晖。
石印回澜。明代。魏时敏。 鹊化曾推的,遗踪今尚存。累累封晓雾,决决浸云根。晴影秋临棹,寒声夜到门。政成寻旧隐,洗耳听潺湲。
丁亥留节翁城,同诸公行长至礼。明代。张煌言。 几年卧节梦金銮,绵蕞犹班旧握兰。葭管初开周甲子,葱珩重见汉衣冠。嵩呼恍觉炉香近,海曙还疑扇影寒。惟有臣心冰雪净,誓将綵线续双丸。
送陈原习巡蜀。明代。邵宝。 廿年风采动台端,按节南荒六月寒。汉法共推经术吏,周廷元重惠文冠。路当险远行何易,时向承平谏独难。揽辔观风秋万里,峨眉山月马前看。
哀吕东莱 其一。宋代。徐安国。 师友曾亡几,南轩足旧闻。严陵忻请益,荆渚黯临分。恸哭情方切,招魂志愈勤。幡然均地下,应与共修文。
题次真东轩。宋代。李处权。 乱来身世任浮沉,宴豆南州几盍簪。十顷菰蒲秋向晚,一池烟雨夜来深。诗成颇复蒙嘉赏,酒熟时须共满斟。唤取陆郎攜绿绮,小凉同听越江吟。
鹧鸪天 壬申春夜梦中作五首 其一。明代。叶小鸾。 一卷楞严一炷香。蒲团为伴世相忘。三山碧水魂非远,半枕清风梦引长。依曲径,傍回廊。竹篱茅舍尽风光。空怜燕子归来去,何事营巢日日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