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傍埋骨蒿草合,壁上题诗尘藓生。
马死七年犹怅望,自知无乃太多情。
往年稠桑曾丧白马题诗厅壁今来尚存又复感怀更题绝句。唐代。白居易。 路傍埋骨蒿草合,壁上题诗尘藓生。马死七年犹怅望,自知无乃太多情。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燕子龛禅师。唐代。王维。 〔一本有咏字〕山中燕子龛。路剧羊肠恶。裂地竞盘屈。插天多峭[谔,“山”代“讠”]。瀑泉吼而喷。怪石看欲落。伯禹访未知。五丁愁不凿。上人无生缘。生长居紫阁。六时自捶磬。一饮常带索。种田烧白云。斫漆响丹壑。行随拾栗猿。归对巢松鹤。时许山神请。偶逢洞仙博。救世多慈悲。即心无行作。周商倦积阻。蜀物多淹泊。岩腹乍旁穿。涧唇时外拓。桥因倒树架。栅值垂藤缚。鸟道悉已平。龙宫为之涸。跳波谁揭厉。绝壁免扪摸。山木日阴阴。结跏归旧林。一向石门里。任君春草深。
观劈石。宋代。韦骧。 篮舆远冒西山色,宛转羊肠踏寒碧。岩涯深处屡腾声,何事晴云多霹雳。寻声迤逦过枯林,始见群工劈山石。斧斤锋刃奚足云,铁楔纵横乃为力。随文察理以段致,大或寻常小盈尺。心冥手应出自然,不啻庖丁操騞砉。问其勤苦将胡为,驱车运致希酬直。牛山濯濯罹采伐,萌蘖悄如无夜息。此山遭值甚牛山,攻击何年可终极。石顽人智其奈何,智巧反为天地贼。
一馆萧然予客凉,似疑客惯未全尝。晚云自作秋容远,落烬相依夜息长。
酒罢细闻诸籁寂,吟成出见列星光。漫劳久对深寒绪,却令多愁只独商。
郡中别馆未为客也而客况倍之长宵不寐因之诗之。明代。郭之奇。 一馆萧然予客凉,似疑客惯未全尝。晚云自作秋容远,落烬相依夜息长。酒罢细闻诸籁寂,吟成出见列星光。漫劳久对深寒绪,却令多愁只独商。
赠石崇诗 其三。魏晋。曹摅。 美兹高会,凭城临川。峻墉亢阁,层楼辟轩。远望长州,近察重泉。郁郁繁林,荡荡洪源。津人思济,舟士戏船。得厕大欢,屡蒙宾延。饮必酃绿,肴则时鲜。仰接温颜,俯听话言。嘉我乃遇,遭彼频烦。
题汤都司东皋草堂。明代。杨士奇。 君侯襟度清于玉,草堂长忆东皋曲。堂中高韵列诗书,堂下幽香绕兰菊。雄藩此日任干城,玉帐牙旗常夙兴。我家亦有东皋屋,春雨蒲田归未能。
平都山。宋代。陆游。 名山近江步,蜡屐得闲行。奔鹿冲人过,藏丹彻夜明。唐碑多断蚀,梁殿半欹倾。洞口云常涌,檐牙柏再荣。行逢负笼客,卧听送船声。乞我诛茆地,灵苗得共烹。
谢卢石堂惠白露茶。明代。蓝仁。 武夷山里谪仙人,采得云岩第一春。丹灶烟轻香不变,石泉火活味逾新。春风树老旗枪尽,白露芽生粟粒匀。欲写微吟报佳惠,枯肠搜尽兴空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