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白鹿洞二首·其一。唐代。王贞白。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已春深一作:春已深)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遣病 其二。明代。方孝孺。 病痁当岁晏,冬去病犹存。气弱翻多汗,心虚苦畏喧。此生应有命,万事可忘言。向晚移书卷,微吟卧负暄。
无计。清代。杜乘。 昨日鸣鸠唤夕阳,愁闻朝雨打空廊。云沈野寺山如梦,花落平林水尽香。一室轻寒徒袖手,满天离思正回肠。子规啼罢归无计,强市村醪入醉乡。
水西壁间见吕居仁绝句次其韵。宋代。周紫芝。 秋霜落后题诗处,醉墨淋漓苦未乾。不见穷愁孟东野,乱峰空锁一溪寒。
自三台河泛舟至凤岩。明代。王廷陈。 尝蓄水云兴,兹乘风日和。缆牵仍击汰,棹辍且随波。窃慕太公钓,犹钦孺子歌。野风散兰杜,潭影翳藤萝。曲岸行逾近,支流入转多。虫鱼冲艇跃,鹅鹳狎人过。渐觉傍洲退,回看远岫罗。诡容缘爽出,逸思向空摩。严子濑若此,秦人源匪他。再来津恐失,归路奈愁何。
观鱼。明代。杨基。 池阴树影凉,白小纷成队。吹絮圆沤续,触荷清露碎。俄沉静却浮,忽遇惊还退。幸免钓丝忧,江鲈日充跂。
云游歌。宋代。白玉蟾。 云游难,云游难,万里水烟四海宽。说著这般滋味苦,教人怎不鼻头酸。初别家山辞骨肉,腰下有钱三百足。思量寻师访道难,今夜不知何处宿。不觉行行三两程,人言此地是漳城。身上衣裳典卖尽,路上何曾见一人。初到孤村宿孤馆,鸟啼花落千林晚。明朝早膳又起行,只有随身一柄伞。渐渐来来兴化军,风雨萧萧欲送春。惟一空自赤毵珉,囊中尚有三两文。行得艰辛脚无力,满身瘙痒都生虱。茫然到此赤条条,思欲归乡归未得。争奈旬馀守肚饥,埋名隐姓有谁知。来到罗源兴福寺,遂乃捐身作仆儿。初作仆时未半月,复与僧主时作别。火云飞上支提峰,路上石头如火热。炎炎畏日正烧空,不堪赤脚走途中。一块肉山流出水,岂曾有扇可摇风。且喜过除三伏暑,踪迹于今复剑浦。真个彻骨彻髓贫,荒郊一夜梧桐雨。黄昏四顾泪珠流,无笠无蓑愁不愁。偎傍茆檐待天晓,村翁不许住檐头。闻说建宁人好善,特来此地求衣饭。耳边但闻惭愧声,阿谁可具慈悲眼。忆著从前富贵时,低头看鼻皱双眉。家家门首空舒手,那有一人怜乞儿。福建出来到龙虎,上清宫中谒宫主。未相识前求挂搭,知堂嫌我身褴缕。恰似先来到武夷,黄冠道士叱骂时。些儿馊饭冷熟水,道我孤寒玷辱伊。江之东西湖南北,浙之左右接西蜀。广闽淮海数万里,千山万水空碌碌。云游不觉已多年,道友笑我何风颠。旧游经复再去来,大事忽忽莫怨天。我生果有神仙分,前程有人可师问。于今历练已颟顸,胸中不著一点闷。记得兵火起淮西,凄凉数里皆横尸。幸而天与残生活,受此饥渴不堪悲。记得武林天大雪,衣衫破碎风刮骨。何况身中精气全,犹自冻得皮迸血。又思古庙风雨时,香炉无火纸钱飞。神号鬼哭天惨惨,露冷云寒猿夜啼。又思草里卧严霜,月照苍苔落叶黄。未得些儿真受用,如何禁得不凄凉。偶然一日天开眼,陈泥丸公知我懒。癸丑中秋野外晴,独坐松阴说长短。元来家里有真金,前日辛勤枉用心。即得长生留命诀,结茆静坐白云深。炼就金丹亦容易,或在山中或在市。等闲作此云游歌,恐人不识云游意。
客有之琼州者属其访丘文庄海忠介二公祠宇。清代。陈恭尹。 积水淼四溟,坤维有时绝。珠厓隔华风,灵气久不泄。悠悠秦汉来,青史独旷缺。一旦逢休明,千秋两人杰。丘相博古今,海公树风节。独立三百年,后先罕其列。作史正世纲,严统示予夺。创论每惊人,深思竟难越。衍义续成书,文章乃馀屑。用未究当时,功实裨前哲。世庙圣之威,金丹晚旒缀。直言天下事,闻者皆吐舌。拚死批逆鳞,岂惟槛可折。沈薶犴狴底,忠爱日胶结。方饮闻宾天,一恸数斗血。刚方古有人,至诚孰能埒。仰止匪自今,瓣香独遥爇。君行渡琼海,跋浪如丘垤。二公所钓游,野老犹能说。经过祠庙下,为我停车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