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寺连野水,池幽夏景清。繁木荫芙蕖,时有水禽鸣。
通溪岸暂断,分渚流复萦。伴僧钟磬罢,月来池上明。
友人竟不至,东北见高城。独游自寂寞,况此恨盈盈。
野寺后池寄友。唐代。张籍。 佛寺连野水,池幽夏景清。繁木荫芙蕖,时有水禽鸣。通溪岸暂断,分渚流复萦。伴僧钟磬罢,月来池上明。友人竟不至,东北见高城。独游自寂寞,况此恨盈盈。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重阳横山登高。近现代。胡雪抱。 思蹴灵狮拂凤凰,横山高处作重阳。老僧领竹雄千户,初地登莲小十方。点水烟螺晴欲活,浮空瀑布远相望。振衣日夕秋风饱,林馆餐英浥晚香。
次韵答子渊赵学士。宋代。韩琦。 再乞乡邦遂志艰,十年方得见家山。昼衣丽锦过前宠,秋逼衰蒲失旧颜。数月又迁当冗剧,一生曾未识安闲。故人千里无由愬,赖有诗筒去复还。
送陶进士希文南还。明代。倪谦。 丹穴有凤雏,夐出风尘表。振羽凌紫霞,翩翩五云绕。一朝览德辉,下翙梧冈晓。和鸣叶九奏,快举愕群鸟。方冀巢阿阁,更许浴灵沼。何为铩其翮,相违向中道。依依送将归,开尊写襟抱。灵物孰能遗,岁寒宜自保。嗤我本潜鳞,尚逐鱼在藻。终当入蓬瀛,相从拾瑶草。
四民诗其四·商。宋代。范仲淹。 尝闻商者云,转货赖斯民。远近日中合,有无天下均。上以利吾国,下以藩吾身。周官有常籍,岂云逐末人。天意亦何事,狼虎生贪秦。经界变阡陌,吾商苦悲辛。四民无常籍,茫茫伪与真。游者窃吾利,堕者乱吾伦。淳源一以荡,颓波浩无津。可堪贵与富,侈态日日新。万里奉绮罗,九陌资埃尘。穷山无遗实,竭海无遗珍。鬼神为之劳,天地为之贫。此弊已千载,千载犹因循。桑柘不成林,荆棘有馀者。吾商则何罪,君子耻为邻。上有尧舜主,下有周召臣。琴瑟愿更张,使我歌良辰。何日用此言,皇天岂不仁。
拟燕子楼四时闺意。南北朝。王微。 淡烟如梦罨重帷,楼外晴丝与泪吹。判得莺花笑憔悴,不能轻薄学杨枝。
送刘景星教肥乡。明代。顾清。 常日黄梁说梦游,明朝匹马度邯沟。山连王屋排空下,云在天门抱日浮。枕里卢生迷岁月,皮间季野有阳秋。丈夫功业时来建,肯向青藜叹白头。
杂体诗 谢仆射混游览。南北朝。江淹。 信矣劳物化。忧襟未能整。薄言遵郊衢。总辔出台省。凄凄节序高。寥寥心悟永。时菊耀岩阿。云霞冠秋岭。眷然惜良辰。徘徊践落景。卷舒虽万绪。动复归有静。曾是迫桑榆。岁暮从所秉。舟壑不可攀。忘怀寄匠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