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见西陵惨明月,女妓无因更相悦。
有虞曾不有遗言,滴尽湘妃眼中血。
铜雀台。唐代。李咸用。 但见西陵惨明月,女妓无因更相悦。有虞曾不有遗言,滴尽湘妃眼中血。
李咸用,唐,生卒年不详。族望陇西(今甘肃临洮)。习儒业,久不第,曾应辟为推官。因唐末乱离,仕途不达,遂寓居庐山等地。生平事迹散见宋杨万里《唐李推官披沙集序》、《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唐才子传》卷一〇《殷文圭》附。咸用工诗,尤擅乐府、律诗。所作多忧乱失意之词。为善写“征人凄苦之情”,有“国风之遗音,江左之异曲”(《唐李推官披沙集序》)。辛文房则诋为“气格卑下”(《唐才子传》)。与修睦、来鹏等有交谊,时有唱酬。作诗颇多,《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披沙集》6卷。《全唐诗》存诗3卷。 ...
李咸用。 李咸用,唐,生卒年不详。族望陇西(今甘肃临洮)。习儒业,久不第,曾应辟为推官。因唐末乱离,仕途不达,遂寓居庐山等地。生平事迹散见宋杨万里《唐李推官披沙集序》、《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唐才子传》卷一〇《殷文圭》附。咸用工诗,尤擅乐府、律诗。所作多忧乱失意之词。为善写“征人凄苦之情”,有“国风之遗音,江左之异曲”(《唐李推官披沙集序》)。辛文房则诋为“气格卑下”(《唐才子传》)。与修睦、来鹏等有交谊,时有唱酬。作诗颇多,《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披沙集》6卷。《全唐诗》存诗3卷。
杨子江观风浪。宋代。苏舜钦。 晚至瓜州渡,击舟泊西湾。日落暴风起,大浪得纵观。凭凌积石岸,吐吞天外山。霹雳左右作,雪洒六月寒。吁嗟至柔物,威壮不可干。若为神龙凭,气势非一端。大舰失所操,翻覆如转丸。高山虽有路,辙险马足酸。居朝号安逸,重禄多忧患。争得清静交,共骑双翔鸾。矫翅入赤霄,不见此险难。奈何蚩蚩众,共处天壤间。因知古圣人,立法万世安。济川作舟梁,铸鼎穷神奸。朝廷布礼度,粲粲莫可删。后来渐破坏,所向行路难。凶邪得骋志,物命遭摧残。视此念古昔,杖藜空盘桓。
京山行。唐代。孟郊。 众䖟聚病马,流血不得行。后路起夜色,前山闻虎声。此时游子心,百尺风中旌。
张文岳吏垣过雁门留酌山园因邀田御宿大参同集 其一。明代。孙传庭。 雨散阴初敛,园林夕意幽。披襟临水榭,蹑屐上山楼。客兴优登眺,主情洽挽留。数峰横宿翠,相对豁吟眸。
上虞相行春口号十首 其七。唐代。王质。 云空玉宇降重重,匣面双蟠小戏龙。夹路繁花香到骨,不如天上紫芝封。
雨晴後,步至四望亭下鱼池上,遂自乾明寺前。宋代。苏轼。 高亭废已久,下有种鱼塘。暮色千山入,春风百草香。市桥人寂寂,古寺竹苍苍。鹳鹤来何处,号鸣满夕阳。
酌贪泉因吊吴隐之三首。宋代。白玉蟾。 酌之一似取廉名,未酌泉时本自清。向使无泉亦无语,不贪不酌更分明。
寄竹院方丈孚师。宋代。胡仲参。 江湖岁月易销磨,振锡归来鬓欲皤。性懒吟编多散逸,门闲俗客少经过。虚檐破处悬蛛网,落叶空中见鸟窠。一片师心谁会得,半窗竹影绿婆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