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使徵兵诏未休,两行旌旆接扬州。试上高楼望春色,一年风景尽堪愁。
奉使淮南。唐代。李涉。 汉使徵兵诏未休,两行旌旆接扬州。试上高楼望春色,一年风景尽堪愁。
李涉(约806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字不详,自号清溪子,洛(今河南洛阳)人。早岁客梁园,逢兵乱,避地南方,与弟李渤同隐庐山香炉峰下。后出山作幕僚。宪宗时,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贬为峡州(今湖北宜昌)司仓参军,在峡中蹭蹬十年,遇赦放还,复归洛阳,隐于少室。文宗大和(827-835)中,任国子博士,世称“李博士”。著有《李涉诗》一卷。存词六首。 ...
李涉。 李涉(约806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字不详,自号清溪子,洛(今河南洛阳)人。早岁客梁园,逢兵乱,避地南方,与弟李渤同隐庐山香炉峰下。后出山作幕僚。宪宗时,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贬为峡州(今湖北宜昌)司仓参军,在峡中蹭蹬十年,遇赦放还,复归洛阳,隐于少室。文宗大和(827-835)中,任国子博士,世称“李博士”。著有《李涉诗》一卷。存词六首。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唐代。李白。 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黄金狮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谈重玄。我似浮云殢吴越,君逢圣主游丹阙。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
锡兰岛卧佛 其二。清代。黄遵宪。 浩浩象口水,流到殑伽山。遥望窣堵波,相约僧跻攀。中有卧佛像,丈六金身坚。右叠重累足,左握光明拳。虽具坚牢相,软过兜罗绵。水田脱净衣,鬊云堆华鬘。大青发屈蠡,围金耳垂环。就中白毫光,普照世大千。八十种好相,一一功德圆。是谁摄巧匠,上登忉利天。刻此牛头檀,妙到秋毫颠。或言佛涅槃,娑罗双树间。此即茶维地,斯语原讹传。惟佛有神力,高踞两山巅。至今双足迹,尚隔十由延。或言古无人,只有龙鬼仙。其后买珠人,渐次成市廛。此亦妄造语,有如野狐禅。实别经行地,与佛大有缘。参天贝多树,由此枝叶繁。独怪如来身,不坐千叶莲。既付金缕衣,何不一启颜?岂真津梁疲,老矣倦欲眠。如何沈沈睡,竟过三千年?
鸡声。宋代。梅尧臣。 鸡声踏晓呼,呼起扶桑乌。含光如车轮,碾云踪迹无。谁教夸父逐,远向邓林趋。复复海底转,循环似辘轳。
题荆兰竹石二首 其一。宋代。邓林。 枳棘翘翘露叶低,琅玕宁与玉屏齐。荆兰竹石闲相倚,好把离骚置品题。
寒鸦万点图二绝 其一。明代。孙绪。 谷口重阴锁未开,寒风应识夜啼哀。南飞下攫皆无计,不见丹山老凤来。
自少城解职事还邑二首 其二。宋代。李流谦。 胡床卯饮带馀酲,身世如天行白云。竹简读残聊一叹,水沉烧尽更三薰。痴心久绝临渊羡,老手唯便植杖芸。自有此生须自断,岂能曲折问灵氛。
三月二十四日自东山到金峨一宿而归偶题壁上。宋代。郑清之。 桥石天台水谷帘,峰回秀拥更深严。我来便欲兼忘世,少立清风为指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