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下泠泠漱玉鸣,出山不似在山清。有人高枕云根卧,何必沧浪在濯缨。
樵云五景诗 其四 枕流琼响。唐代。李穆。 桥下泠泠漱玉鸣,出山不似在山清。有人高枕云根卧,何必沧浪在濯缨。
生卒年里贯均未详,刘长卿婿。 ...
李穆。 生卒年里贯均未详,刘长卿婿。
国清寺。宋代。毕士安。 三四百年寺,今来国又清。若非逢圣祚,从自有嘉名。月殿五峰色,风松十里怕。不缘君命束,便好脱尘缨。
陶佥宪约游厓山立张陆公祠。明代。陈献章。 西风吹桂楫,公泛两厓间。落日看碑过,中流掩袂还。迹留新栋宇,名落旧江山。二百馀年下,谁无一日閒。
送李辅堂入都 其一。清代。张恩准。 非有幽栖志,干戈莽自愁。携家思乐土,学稼服先畴。黄卷孤镫夕,青松古屋秋。风尘虽未解,何敢竟淹留。
北寺小阁戏作呈广心诸公。宋代。洪朋。 帝青一色女墙头,况复龙山影里游。草阁柴扉依佛界,白沙翠竹使人愁。可惜可怜空掷度,罗袜凌波渺何处。会须桃叶倚春风,判却扁舟入烟雾。
赠子言。明代。何景明。 张生神骏骨,一蹶在衢路。虽有万里才,未蒙千金顾。腰佩白玉环,手掷金声赋。堂堂烈士身,勿为名所误。
送陶元庸之越。。释妙声。 吴越山川一水分,总戎今属李将军。旌旗影动鼋鼍窟,鼓角声连虎豹群。徼外遐荒来送款,幕中宾客总能文。想君禹穴题诗处,长向姑苏望白云。
奉和杜相公益昌路作。唐代。郎士元。 春半梁山正落花,台衡受律向天涯。南去猿声傍双节,西来江色绕千家。风吹画角孤城晓,林映蛾眉片月斜。已见庙谟能喻蜀,新文更喜报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