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得君来慰我心,清欢何假酒频斟。
共窥鹤迹行苔迳,同听莺声坐柳阴。
蝴蝶绕栏飞又歇,蔷薇厌架浅兼深。
相留不用忙忙去,直待林梢夕照沈。
谢侍郎三弟朝盖相过。唐代。李昉。 喜得君来慰我心,清欢何假酒频斟。共窥鹤迹行苔迳,同听莺声坐柳阴。蝴蝶绕栏飞又歇,蔷薇厌架浅兼深。相留不用忙忙去,直待林梢夕照沈。
李昉(925年-996年2月22日),字明远,汉族,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县)人,五代至北宋初年名相、文学家。后汉乾佑年间(948年)进士。累官至右拾遗、集贤殿修撰。后周时任集贤殿直学士、翰林学士。宋初为中书舍人。宋太宗时任参知政事、平章事。以特进、司空致仕,至道二年(996年)卒,年七十二,赠司徒,谥文正。李昉效法白居易诗风,为“白体诗”代表人物之一。典诰命共三十余年,曾参与编写宋代四大类书中的三部(《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有文集五十卷,今已佚。 ...
李昉。 李昉(925年-996年2月22日),字明远,汉族,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县)人,五代至北宋初年名相、文学家。后汉乾佑年间(948年)进士。累官至右拾遗、集贤殿修撰。后周时任集贤殿直学士、翰林学士。宋初为中书舍人。宋太宗时任参知政事、平章事。以特进、司空致仕,至道二年(996年)卒,年七十二,赠司徒,谥文正。李昉效法白居易诗风,为“白体诗”代表人物之一。典诰命共三十余年,曾参与编写宋代四大类书中的三部(《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有文集五十卷,今已佚。
东林寺。宋代。陈舜俞。 白发老僧安住处,青衫司马爱閒来。松嫌天近株株短,花待春归款款开。堪信壶中藏日月,谁知云外有楼台。官卑合是寻山客,不见芳菲意懒回。
仙居书屋为商懋衡先生作。明代。徐贯。 结庐在幽境,潇洒远蹄轮。谁去蓬莱岛,迥在弱水滨。开窗泉莹澈,当户山嶙峋。中贮万卷书,奎光烛苍旻。于焉教诸子,古训良具陈。圣贤宛在目,千载如相亲。桂林有乔枝,溟海无涸鳞。接武佐明主,非徒席上珍。
雨中春山。宋代。杨万里。 谁作春山新幛子,尖峰为笔天为纸。近看点缀八九山,山外远山三万里。纸痕惨淡远山昏,上有长松青到云。自嫌松色太青在,旋拈粉笔轻轻盖。须臾粉淡松复青,至竟远山描不成。
南浦 得友人消息。近现代。邓均吾。 三山雾锁,料今生难再觅云踪。底事停云伫望,辗转托鳞鸿。往事已随流水,又谁期飞落梦魂中。似一痕残月,乍窥帘幕,惹得客愁浓。十载分飞劳燕,更天涯两地飘蓬。故国不堪回首,辛苦万方同。为问哀蝉身世,也应知憔悴对西风。共寸心千里,高楼月断雨余虹。
饮樱桃花下次韵饶参政。元代。徐贲。 西园风雨过,今日始知春。对酒皆闲客,逢花即故人。悲欢情各异,醒醉量难均。忽洒樽前泪,愁多易满巾。
乙丑仲夏,挈眷归江城,寄居毗巷,重九后迁归老宅因写东篱图以纪事七首 其七。清代。陈式金。 九秋即景挂山堂,聊助空洞四壁荒。补破修残粗毕事,亲朋相慰历沧桑。
田间杂诗十四首 其十二。清代。曾习经。 落日回风逼发生,野田黄雀报初更。灯窗夜气侵危坐,还我当年旧短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