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昉(925年-996年2月22日),字明远,汉族,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县)人,五代至北宋初年名相、文学家。后汉乾佑年间(948年)进士。累官至右拾遗、集贤殿修撰。后周时任集贤殿直学士、翰林学士。宋初为中书舍人。宋太宗时任参知政事、平章事。以特进、司空致仕,至道二年(996年)卒,年七十二,赠司徒,谥文正。李昉效法白居易诗风,为“白体诗”代表人物之一。典诰命共三十余年,曾参与编写宋代四大类书中的三部(《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有文集五十卷,今已佚。 ...
李昉。 李昉(925年-996年2月22日),字明远,汉族,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县)人,五代至北宋初年名相、文学家。后汉乾佑年间(948年)进士。累官至右拾遗、集贤殿修撰。后周时任集贤殿直学士、翰林学士。宋初为中书舍人。宋太宗时任参知政事、平章事。以特进、司空致仕,至道二年(996年)卒,年七十二,赠司徒,谥文正。李昉效法白居易诗风,为“白体诗”代表人物之一。典诰命共三十余年,曾参与编写宋代四大类书中的三部(《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有文集五十卷,今已佚。
季俸不至而故人日有来者戏成一章。明代。王世贞。 官閒去乡近,罢案且婆娑。家酿饮垂竭,旧书看易过。庭乌公事少,檐鹊故人多。尽自堪藏拙,其如负进何。
越问 其六 舟楫。宋代。孙因。 越人生长泽国兮,其操舟也若神。有习流之二千兮,以沼吴而策勋。寻笠泽以潜涉兮,北渡淮而会盟。擅航乌之长技兮,水犀为之逡巡。浮海救东瓯兮,有握节之严助。治船习水战兮,荣衣锦于买臣。渡浙江而誓众兮,会稽之内史。率水棹以拒战兮,凌江之将军。坐大船若山兮,公苗山阴之杰。汎波袭番禺兮,季高永兴之人。想万艘之并进兮,纷青龙与赤雀。风帆倏忽千里兮,驾巨浪如飞云。今竞渡其遗俗兮,习便駊以捷疾。观者动心骇目兮,相杂袭如鱼鳞。客曰盛哉舟楫兮,他郡孰加于越。然同济或不同心兮,请置此而新其说。
咏筝诗。南北朝。沈约。 秦筝吐绝调,玉柱扬清曲。弦依高张断,声随妙指续。徒闻音绕梁,宁知颜如玉。
冬节忤 其四。宋代。郑清之。 牡丹骄春醉无力,艳紫妖红锦新织。鹿解衔花空误唐,楚以姬归竟亡息。何如野外挺孤操,照水渊然有深识。昂昂雪鬓颜真卿,何物女子称国色。主张繁华勿复言,如对雁门二千石。语君欲识梅花面,好向云岩访拾得。语君欲作梅花诗,磨尽莲经大千墨。
送尤文度归吴中。明代。杨士奇。 我友整遐装,誓将起旋归。平明发城邑,率彼东路驰。爰与二三子,祖饯临郊岐。中觞趣分袂,恨恨使我悲。嘤鸣求其友,窃慕伐木诗。平生携手好,何为中仳离。行当阻川岫,安得睹光仪。情敦思苦深,久要谅不遗。各言崇令德,庶保黄发期。
次韵江建霞同诣陆生。清代。曾广钧。 罢剑河宗偶系船,荷衣来访陆平原。行藏本与世蓬累,哀乐漫随人柘颠。十四兰亭还浩劫,一双金齿叩苍烟。夜深松转琵琶语,更乞琼辀迓小莲。
凤栖梧(施司谏冬生日)。宋代。林伯镇。 破腊星回春可数。天佑中兴,岳降神生再。造膝一言曾寤主,翱翔历遍清华路。盖代功名知自许。倦把州麾,小向琳宫住。早晚诏催归禁署,致身宰相双亲具。
顾南雅侍读画兰歌。清代。盛大士。 湘江帝子弹瑶琴,恍惚神游众香国。画手东吴擅顾雍,妙写兰心与兰南。仙姿亭亭俗艳空,有意无意天然工。真珠帘卷玉钩堕,千花一笑羞群红。嫩芽细拨银钩小,麝墨螺烟自萦绕。映带争看取势妍,纵横会得忘言巧。翻思昨夜醉停樽,露台独立吟黄昏。翩其仙袂御风去,花气为我留诗魂。画兰人本兰台史,品格幽兰足相拟。滇池草色绿蘼芜,远驾星轺采芳芷。秋江梦君水一方,碧城杳霭云苍茫。嫣然花容隔香雾,爱而不见心徬徨。燕台高吟夕阳暮,间情别有沧洲趣。君还翰墨兴飞腾,我已容华回非故。惠我清风拂素笺,蘅皋幽思倩君传。好与美人搴作佩,墨华如醉泼湘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