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学佛最相宜,切玉刀成游刃嬉。从此相逢须退舍,速营藕孔去登陴。
篙师编修近忽佞佛至诚且笃贻六绝句以谐之想发一轩渠也 其六。唐代。全祖望。 诗人学佛最相宜,切玉刀成游刃嬉。从此相逢须退舍,速营藕孔去登陴。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
全祖望。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雪後龟堂独坐。宋代。陆游。 两手龟坼愁出袖,闭户垂帷坐清昼。朝阳破云雪渐消,点滴无穷听檐溜。士生百行虽相补,第一要能安饭糗。诗书幸可教儿童,勿使後人怜晚谬。
山阁杂咏 其十六。明代。梁维栋。 编篱护菊株株秀,洁白红黄种种齐。岂为香颜多种取,岁寒梅竹得平题。
杀虎行。清代。李锴。 握折刀,挥缺斧,山伧三五能杀虎。爪牙犀利皮斑斓,乳虎之怒良可干。南山日夕羊牛下,牧笛孤吹行路难。
行经季子庙诗。南北朝。张正见。 延州高让远,传芳世祀移。地绝遗金路,松悲悬剑枝。野藤侵沸井,山雨湿苔碑。别有观风处,乐奏无人知。
留简伯俊。宋代。范成大。 我昔赋远游,万里无亲朋。惟君同怀抱,相从共茵凭。踰岭穿瘴茅,扪参倚枯藤。随行一瓶钵,澹如云水僧。火驰炎热场,见此玉壶冰。东归常愧君,无力相引绳。长材屈小邑,果以循吏称。岂不有荐墨,翩然支郡丞。五溪在何许?水驶在崚嶒。漫仕不择地,搏扶笑鲲鹏。独有故意长,问疾访姜肱。亹斖谈昨梦,一一记吾曾。中年畏离别,况我雪鬅鬙。此意君自解,少留对青灯。
寄陈少府兼简叔高。唐代。唐彦谦。 怀人路绝云归海,避俗门深草蔽丘。万事渐消闲客梦,一年虚白少年头。山螀啼缓从除架,淮雁来多莫上楼。近日邻家有新酿,每逢诗伴得淹留。
鲜于子骏用鲁直见寄韵因以为谢。宋代。李之仪。 云间彼上人,处污能见垢。咄咄向风雅,入国知温厚。别来仰高山,霜风刮衰颜。新诗解人颐,调古不可攀。练练瑚琏姿,森森栋梁气。愿学固有归,黯然由此起。世味淡于蜡,孤怀冷如冰。十年问归路,歌舞怀西陵。岁晏感飘蓬,老去委瓠落。岂无杖头钱,斗酒不问浊。尚平累愈重,欲去亦良难。安得厕木雁,才与不才间。遇君本有地,怅我将焉宅。引领溯家山,一望几千尺。何须惊堕叶,会当鉴攘鸡。风来北窗下,此况谁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