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犹著絮,雨湿欲蒸书。吴地人情薄,西人客计疏。
无书堪著眼,有法可安心。
五言。唐代。朱敦儒。 天寒犹著絮,雨湿欲蒸书。吴地人情薄,西人客计疏。无书堪著眼,有法可安心。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
朱敦儒。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赓上赐病归韵。宋代。陈尧叟。 寅会丁昌运,訏谟愧琐才。微功酬帝造,迈级处公台。辞位囊封上,逾涯宠数来。维藩分圣寄,涕泗远丹台。旌仰宸章降,降弥睿眷回。载赓诚寡和,望阙几徘徊。
西林汎舟即席作。明代。胡应麟。 谷口肩舆入,悠然兴未穷。尊前五湖尽,槛外十洲通。削壁笼丹雾,飞梁挂彩虹。坐闻天籁发,兀兀万缘空。
廖司法挽辞。宋代。释道潜。 吾闻廖夫子,名大不得睹。读书尽五车,行义拔前古。聚徒从妙龄,所至变邹鲁。身虽甘陋巷,志欲望伊吕。风云苟超腾,名教当有补。蹉跎鬓毛改,寸禄晚方取。青衫适南营,素幔归湓浦。秋原起新陇,寂寞一抔土。悲歌动闾里,清血洒如雨。兰玉已含芳,行看秀庭户。
暗水通潮,痴云阁雨,微阴不散重城。留得枯荷,奈他先作离声。清歌欲遏行云住,露春纤、并坐调笙。莫多情,第一难忘,席上轻盈。
天涯我是飘零惯,任飞花无定,相送人行。见说兰舟,明朝也泊长亭。门前记取垂杨树,只藏他、三两秋莺。一程程,愁水愁风,不要人听。
高阳台·将反魏塘疏香女子亦以次日归吴下置酒话别离怀惘惘。清代。郭麐。 暗水通潮,痴云阁雨,微阴不散重城。留得枯荷,奈他先作离声。清歌欲遏行云住,露春纤、并坐调笙。莫多情,第一难忘,席上轻盈。天涯我是飘零惯,任飞花无定,相送人行。见说兰舟,明朝也泊长亭。门前记取垂杨树,只藏他、三两秋莺。一程程,愁水愁风,不要人听。
一榻翛然著醉侬,沉沉清夜大槐宫。梦回作恶酒气重,枕上不眠归兴浓。
点滴落阶添闷雨,清哀绕壁诉寒虫。计行良未成端绪,何处高楼撞晓钟。
油口夜饮醉卧一室及觉三鼓矣秋夜新冷雨湿虫鸣展转不能成寐于是浩然有归志。宋代。黄大受。 一榻翛然著醉侬,沉沉清夜大槐宫。梦回作恶酒气重,枕上不眠归兴浓。点滴落阶添闷雨,清哀绕壁诉寒虫。计行良未成端绪,何处高楼撞晓钟。
回心岭。宋代。李廌。 万仞嵩峰接天远,妖武登封艰步辇。初登峻岭已回心,何事艰难能黾勉。亦似徽之泛剡溪,想见王阳临蜀坂。老子山林兴不浅,兴尽中涂犹欲返。古人戒在末路难,九十常为百里半。世上风波更可憎,心不可回聊自劝。
杂诗三十二首 其二十一。明代。李梦阳。 今日苦炎热,风雩可徜徉。亭亭一孤松,乃在匡山阳。李公宅深冥,朱氏扬其芳。仰身攀林岩,俯之泪数行。势路纷狭斜,随利来相戕。命驾且复去,誓与朱凤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