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中叶盛,六世有雄才。厩马三十万,国容何壮哉!
东历琅琊郡,北上单于台。好仙复宠战,莫救茂陵隈。
咏汉武帝。唐代。王无竞。 汉家中叶盛,六世有雄才。厩马三十万,国容何壮哉!东历琅琊郡,北上单于台。好仙复宠战,莫救茂陵隈。
王无竞(652——705),字仲烈,排行第二,初唐诗人。其祖先为琅邪人,因官迁徙居于东莱(今山东莱州),宋太尉弘之十一代孙。父亲王侃,曾为棣州司马。唐高宗仪风二年(677年),应下笔成章举及第,自此解褐,授赵州栾城县尉,历官秘书省正字,转右武卫仓曹、洛阳县尉,迁监察御史,转殿中侍御史。武后长安四年(704年)因弹劾宰相宗楚客、杨再思殿前失仪,宗楚客等大怒,转为太子舍人,旋即贬苏州司马。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张易之等败,又坐与其交往,再贬岭外,在广州,被仇家矫制搒杀之,年五十四。 ...
王无竞。 王无竞(652——705),字仲烈,排行第二,初唐诗人。其祖先为琅邪人,因官迁徙居于东莱(今山东莱州),宋太尉弘之十一代孙。父亲王侃,曾为棣州司马。唐高宗仪风二年(677年),应下笔成章举及第,自此解褐,授赵州栾城县尉,历官秘书省正字,转右武卫仓曹、洛阳县尉,迁监察御史,转殿中侍御史。武后长安四年(704年)因弹劾宰相宗楚客、杨再思殿前失仪,宗楚客等大怒,转为太子舍人,旋即贬苏州司马。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张易之等败,又坐与其交往,再贬岭外,在广州,被仇家矫制搒杀之,年五十四。
左藏南库西庑下纸閤负暄戏题。宋代。杨万里。 水衡仙客住冰天,雪齧风餐更禁烟。不是移来小旸谷,老夫冻折两诗肩。
安乐公主移入新宅。唐代。沈佺期。 初闻衡汉来,移住斗城隈。锦帐迎风转,琼筵拂雾开。马香遗旧埒,风吹绕新台。为问沈冥子,仙槎何处回。
古歌三首 其三。清代。周馨桂。 俯仰同饮啄,安在拘颜形。百年共须臾,爱憎何独明。四座各寿考,相与保百龄。
与仲弥性同次唐人二诗韵。宋代。李衡。 尽日困登陟,跏趺聊对床。岩空眩层碧,草细函幽香。吊古谩秋思,开尊延月光。随身不竿木,作戏且逢场。天面无纤霭,平川灏气吞。搘筇临阁道,拂石憩云根。柳映山前路,烟摇水北村。醉归风满袖,斜月在蓬门。
泊聊城。元代。王冕。 水宿聊城外,忘眠听漏声。浮烟连野白,孤月近船明。世变山河在,时移草木惊。绝怜知己少,感慨独伤情。
和李左藏荔支。宋代。袁燮。 姑射山中冰雪姿,凛然标格欺寒威。一经蒙庄品题后,使人起敬如宾尸。仙风道骨今何有,韶颜丰颊夸绝奇。闽中有美信姝丽,衣被五色光参差。荧粕已讶色夺目,柔滑更喜香浮肌。天工著意破炎毒,故遣佳实生繁滋。旨哉悦口众所嗜,岂闻来去分招麾。其他所产亦有取,游女敢自同宫妃。我家甬东萃闽舶。胜事屡入骚人辞。有时根拔信宿至,负枝露叶殊未衰。杂然红绿间陈紫,图牒所在生致之。始知河豚与江柱,诗人取譬聊滑稽。宾朋恣食水晶颗,残膏賸馥沾群儿。年来吏役困奔走,此志不展常低垂。轻红酽白不易得,西风每起莼鲈思。忽蒙杰句警偷懦,一先尘虑忘渴饥。此中滋味甚不薄,吾曹哜嚅当及时。挥毫咏物聊复尔,相待莫负平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