犂扫终当尽穴庭,将军夫岂但婴城。
何妨水潦威曹贼,应以风声慑晋兵。
中立运筹飞凯奏,昌黎吮笔草歌行。
开年东作吾何在,野老相携话故情。
景回兄和篇甚佳信笔再用韵。唐代。吴潜。 犂扫终当尽穴庭,将军夫岂但婴城。何妨水潦威曹贼,应以风声慑晋兵。中立运筹飞凯奏,昌黎吮笔草歌行。开年东作吾何在,野老相携话故情。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
吴潜。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竹枝词 其六。明代。何吾驺。 稚子门前唱竹枝,花下佳人送和词。祇是闻声听不得,依稀犹似怨将离。
生查子。宋代。蔡伸。 画堂初见伊,明月当窗满。今夜月如眉,话别河桥畔。重见约中秋,莫负于飞愿。免使月圆时,两处空肠断。
双雁。清代。顾炎武。 双雁东北飞,飞飞向城阙。声含海上飙,影带吴山月。有客从南来,遗我一书札。上写召旻诗,如彼泉池竭。下列周鼎文,食人象饕餮。书成重密缄,一字一泣血。传之与贵人,相视莫敢发。所计一身肥,岂望天下活。
自有东阳,锦水城山,几千百年。记往时仅说,拥麾刻郡,而今创见,持橐甘泉。地脉方兴,天荒欲破,还为盐梅生钜贤。清和候,正风薰日永,作地行仙。
题舆小驻樵川。常只恐祖生先著鞭。算谁从井落,重新疆理,谁从襄岘,一洗腥膻。幕府归来,未应袖手,行有诏书来九天。勋名就,使吾乡夸诧,盛事流传。
沁园春·寿宋通判。。祝穆。 自有东阳,锦水城山,几千百年。记往时仅说,拥麾刻郡,而今创见,持橐甘泉。地脉方兴,天荒欲破,还为盐梅生钜贤。清和候,正风薰日永,作地行仙。题舆小驻樵川。常只恐祖生先著鞭。算谁从井落,重新疆理,谁从襄岘,一洗腥膻。幕府归来,未应袖手,行有诏书来九天。勋名就,使吾乡夸诧,盛事流传。
卜算子·感旧。宋代。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次韵戴帅初赠铜山寺主僧若珣。宋代。陈著。 忆昔曾寻紫翠堆,转头非旧几年来。僧檐蔓草几成树,佛座莲花半缬苔。忽自吟边飞锡到,再从空里把山开。江湖总是风光地,应世因缘第一回。
送诸暨俞州判。元代。许谦。 北风萧萧吹江芦,清霜载道冰在须。奚奴束书催上车,政成卷旆归京都。暨阳眇处天一隅,里闾凋瘵烦爬梳。负戈攘臂众暴寡,探囊胠箧争捐躯。天民秉彝同好德,椎牛端为饥寒驱。倅州宽惠别淑慝,瘅恶岂必连妻孥。甘棠蔽芾有馀荫,百里宁谧无援桴。存心忠孝本天性,为政固与常人殊。寿昌自乐归河中,希文隐忧居江湖。白云舍近毕至愿,青霄路迥宁踌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