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闭户不作舞,为客一整红罗裙。
莫倚琵琶解写怨,朱帘垂下阿谁闻。
漫成呈文潜五首。唐代。晁补之。 十年闭户不作舞,为客一整红罗裙。莫倚琵琶解写怨,朱帘垂下阿谁闻。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寄南康使君仲晦五十二兄。宋代。黄铢。 故人已别,出拥朱辕轓。昨尝枉札素,谓言寻里门。云胡不践诺,使我心烦冤。天门深九重,叫阍闻有言。狺狺猛犬吠,噎噎黄霾昏。何由一褰开,豁然见乾坤。沈忧谅难寤,掩默孰与论。秋风吹层波,落叶何翩翩。林端月照夜,谷口云迷村。谁同紫芝友,桂枝谁攀援。江蓠老已尽,况复芳兰荪。应当虎符峦,茕茕劳梦魂。
告游篇。南北朝。陶弘景。 性灵昔既肇,缘业久相因。即化非冥灭,在理澹悲欣。冠剑空衣影,镳辔乃仙身。去此昭轩侣,结彼瀛台宾。傥能踵留辙,为子道玄津。
题弟晦所居壁。宋代。杨亿。 制宅何其巧,连山复带溪。芳樽长有酒,嘉树自成蹊。学舍祥鳣堕,歌梁贺燕迷。调琴明月榭,系马绿杨堤。好畤田园美,南华物我齐。终当解簪组,同此味天倪。
挽张见平侍御。明代。李孙宸。 三月尘沙紫塞阴,春风愁见薄城深。堪怜白面收降策,坐误黄龙破敌心。边外风号犹叱贼,关前雨暗助沾襟。年来更感河西事,欢尔孤忠照古今。
都下别友人。宋代。张方平。 海内故人少,市楼新酒醇。与君聊一醉,公袂此残春。北道邢台路,东州泗水滨。相期复何处,京洛旧风尘。
丛台行。清代。王柏心。 邯郸古道黄蒿没,老狐夜啸丛台月。家家儿女解弹筝,此地由来歌舞窟。北枕滹沱南倚漳,建国山东赵最强。襄主宝符终取代,武灵胡服遂开疆。私门渐盛公家逼,豪举堂前惟食客。穷巷犹多毛薛才,美人半在平原宅。著书谁惜老虞卿,好事空谈赵括兵。乍许直关通上党,已闻锐士尽长平。英风独激鲁连子,攘袂不辞蹈海死。终凭寸舌却秦军,胜也安知天下士。浊世翩翩未绝伦,公子殊惭谋国臣。莫向赵州更浇酒,买丝当绣信陵君。
次韵徐文将至国门见寄二首。宋代。黄庭坚。 千头剖蚌明珠熟,百尺垂丝鱠缕长。柳下石门君有此,可能冲雪厌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