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轩柳态未应还,正在凭高望远间。
一夜春风吹北渚,清晨佳气满南山。
动头乐事从今数,信手诗章莫放闲。
但惜濉阳蔡公子,莺花烂漫向京关。
立春日呈通守资中通直。唐代。晁补之。 摇轩柳态未应还,正在凭高望远间。一夜春风吹北渚,清晨佳气满南山。动头乐事从今数,信手诗章莫放闲。但惜濉阳蔡公子,莺花烂漫向京关。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萧山秋兴二首 其二。宋代。郑洪。 双杵孤砧捣客心,野云江树障秋阴。越王台上青山小,贺监湖头绿水深。负郭已无田二顷,传家那有橘千寻。卧龙只合南阳老,梁甫愁来莫浪吟。
蝶恋花。近现代。傅熊湘。 楼上玉人楼下路。淡月迷离,记得相逢处。诉尽衷肠千万绪。此情更比针难度。女北牛南嗟间阻。一水盈盈,脉脉都无语。解道填桥乌鹊苦。多情忍便成轻妒。
游妙峰庵二首 其一。宋代。朱松。 朝暖南冈一杖藜,忽投深壑得禅栖。共言伐翳通樵径,后日重来路恐迷。
诚上人道元树石。元代。黄玠。 江风吹树叶尽脱,交枝相缠乱如结。箸节刻露夔一足,霜雪几年冻不折。昨夜沙头秋水生,怒湍触石与枨争。恐为浮槎逐海客,不见土羊成木精。
尸位学署岑寂无聊泛泛随流迹近渔父每有闻见辄宣讴咏因名瀛涯渔唱 其七十一。清代。朱仕玠。 新醪刚熟舞婆娑,方丈筵陈百不多。买就管豪囷蠢缩,可怜王约奈痴何。
减字木兰花(寿李茂叔)。宋代。郭应祥。 仲春上七。门左垂弧当此日。点检春光。百草千葩已斗芳。折花持酒。彩袖殷勤来祝寿。明岁而今。稳向南宫待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