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冉孤生竹,托根中谷卑。
结发事君子,江蓠近华池。
江蓠荣有时,迨此春冰期。
玉盘有嘉餐,思君以忘饥。
枣下何纂纂,朱实亦离离。
秋风一披拂,菀其为枯枝。
愿垂太阳惠,照妾葵藿微。
拟古六首上鲜于大夫子骏其四冉冉孤生竹。唐代。晁补之。 冉冉孤生竹,托根中谷卑。结发事君子,江蓠近华池。江蓠荣有时,迨此春冰期。玉盘有嘉餐,思君以忘饥。枣下何纂纂,朱实亦离离。秋风一披拂,菀其为枯枝。愿垂太阳惠,照妾葵藿微。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癖懒归来白发侵,故人清问一沾襟。不知鸡骨支床日,能作龙渊滞狱心。
变尽浮云庐岳在,涸残秋水大江深。与君但解逍遥意,何事区区梁父吟。
德甫居太夫人忧致诗见慰悲激用壮聊成一律为答。明代。王世贞。 癖懒归来白发侵,故人清问一沾襟。不知鸡骨支床日,能作龙渊滞狱心。变尽浮云庐岳在,涸残秋水大江深。与君但解逍遥意,何事区区梁父吟。
重九日偕少怀心兰两兄登大云山寄怀伯豫大兄。清代。金和。 又插茱萸节序新,故乡回首怅风尘。江山望远穷千里,兄弟登高少一人。好景依然同去岁,归期相约在明春。南来屈指重携手,菊酒同倾介寿频。
次韵张守游赵园。宋代。陈造。 躬挽慈舆访小园,径奭和气满壶天。微风会意祛轻暑,红药多情驻晚妍。欬唾生春见能事,平反供笑掩前贤。奉亲得句无穷乐,不学狂生卧酒船。
送孟宾于员外还新淦。唐代。徐铉。 暂来城阙不从容,却佩银鱼隐玉峰。双涧水边欹醉石,九仙台下听风松。题诗翠壁称逋客,采药春畦狎老农。野鹤乘轩云出岫,不知何日再相逢。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明月湾。唐代。陆龟蒙。 昔闻明月观,只伤荒野基。今逢明月湾,不值三五时。择此二明月,洞庭看最奇。连山忽中断,远树分毫厘。周回二十里,一片澄风漪。见说秋半夜,净无云物欺。兼之星斗藏,独有神仙期。初闻锵镣跳,积渐调参差。空中卓羽卫,波上停龙螭。踪舞玉烟节,高歌碧霜词。清光悄不动,万象寒咿咿。此会非俗致,无由得旁窥。但当乘扁舟,酒翁仍相随。或彻三弄笛,或成数联诗。自然莹心骨,何用神仙为。
烂柯石。唐代。孟郊。 仙界一日内,人间千载穷。双棋未遍局,万物皆为空。樵客返归路,斧柯烂从风。唯馀石桥在,犹自凌丹虹。
投知。唐代。李咸用。 西望长安路几千,迟回不为别家难。酌量才地心虽动,点检囊装意又阑。自是远人多蹇滞,近来仙榜半孤寒。嘶风重诉牵盐耻,伯乐何妨转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