鼷鼠食牛牛不知,牛不愿骍而愿犁。
虎噫来风皮见藉,兔狡宅月肩遭胹。
欲兆幽烽二龙死,独微晋泽一蛇悲。
失马吉凶方聚门,亡羊臧谷未宣分。
沐猴冠带去始惬,木鸡风雨漠何闻。
不须皎皎吠蜀狗,阮子与猪同酒樽。
拟乐府十二辰歌。唐代。晁补之。 鼷鼠食牛牛不知,牛不愿骍而愿犁。虎噫来风皮见藉,兔狡宅月肩遭胹。欲兆幽烽二龙死,独微晋泽一蛇悲。失马吉凶方聚门,亡羊臧谷未宣分。沐猴冠带去始惬,木鸡风雨漠何闻。不须皎皎吠蜀狗,阮子与猪同酒樽。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简寄幼能弟。宋代。曾丰。 愧无毫发补于公,老不相饶病见攻。夜雨灯窗清苦后,春风枕席黑甜中。频餐粥饭长教健,仅活妻儿不管穷。饱计须粳醉须秫,为吾蚤策买田功。
宿雄县与善徵观察话旧。明代。程可中。 风急平林日御徂,乍惊哀柝散城乌。壁灯爆尽宵初半,邻杵无声月自孤。事往拊心怀感遇,忧来顾影叹头颅。三年汉上曾今日,不谓仍陪楚大夫。
桥山石马汗犹新,千里关山百战尘。自是舂陵钟王气,从知辽水出真人。
两家群纪风犹古,几辈倕般技入神。熟读《考工》知有法,漫将鞅掌说劳薪。
查勘福陵工程出都柬长寿峰吴硕卿两水部。清代。潘祖荫。 桥山石马汗犹新,千里关山百战尘。自是舂陵钟王气,从知辽水出真人。两家群纪风犹古,几辈倕般技入神。熟读《考工》知有法,漫将鞅掌说劳薪。
辛酉憩刀坑口。宋代。黄庭坚。 群山黛新染,蒙气寒郁郁。扫除迎将家,下簟脱巾袜。南北舍小棠,况可清烦喝。鸟声废书眠,聊以休吏卒。竹鸡苦唤人,觉坐观法窟。无外同一家,惟己非万物。清波两鸳鸯,善游且能没。惊人相追飞,甚念失甚匹。舂鉏貌闲暇,羡鱼情至骨。广道策坚良,熙熙集于菀。烂额始论功,傥能谋曲突。
马上口占二首。宋代。秦观。 霜风棱棱万木枯,梅花破萼犹含须。田家往往事游猎,追逐狐兔相号呼。微茫山中起狂烧,隐约林梢低日车。马头渐觉有佳趣,勿厌阡陌多萦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