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山兜率事悠悠,底处仍须着力修。
莫认箭边曾有鹿,安知蓑外是无牛。
社樗共作支离病,园絮同为汗漫游。
亦见颜公为言此,春风过尽不抬头。
送长道客滑道士。唐代。晁补之。 海山兜率事悠悠,底处仍须着力修。莫认箭边曾有鹿,安知蓑外是无牛。社樗共作支离病,园絮同为汗漫游。亦见颜公为言此,春风过尽不抬头。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自警。元代。吴景奎。 垂老方知悟昨非,野情长与世情违。可堪青镜生华发,莫遣缁尘点素衣。辽鹤归来悲往事,海鸥飞去识先机。幽栖只合逃空谷,深掩山中白版扉。
生日。宋代。刘应时。 屏迹衡门下,衰迟愧始生。儿曹於此夕,杯酒致难情。来日苦无几,余生累惭轻。乐亲惟养志,外物本非荣。
万固寺。宋代。李含章。 山寺不知路,忽闻流水声。溪随岩石转,塔与白云平。古木上无际,幽禽时一鸣。松根堪小憩,试汲碧泉清。
赠苗将军二首 其二。明代。何巩道。 龙旗天半拥朱门,斗大金符上将军。独领一军雄海国,高悬双眼看中原。青萍尽敛江山气,白马长流汗血痕。若许布衣谈将略,满生饥虱向君扪。
十月见蟢子戏成。元代。魏初。 蛰后垂纤见亦奇,只应佳信示前知。床头镜子拈来看,未分清霜入鬓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