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子孙今寂莫,唐来只有画将军。
邺城初见黄须面,尚喜登堂词若云。
乃公白首图籍里,小心恐惧教其子。
文章锦心仍绣腑,屠龙殚家安用许。
半年系船康海门,官忙不共持一樽。
冈头黎花吹欲尽,淮口汴流来正浑。
鄙夫日欲向吴越,官满一封飞魏阙。
着书虎观未敢言,蔽身蝉叶真痴绝。
送北京学生曹慈明秀才之京师。唐代。晁补之。 魏武子孙今寂莫,唐来只有画将军。邺城初见黄须面,尚喜登堂词若云。乃公白首图籍里,小心恐惧教其子。文章锦心仍绣腑,屠龙殚家安用许。半年系船康海门,官忙不共持一樽。冈头黎花吹欲尽,淮口汴流来正浑。鄙夫日欲向吴越,官满一封飞魏阙。着书虎观未敢言,蔽身蝉叶真痴绝。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京口僧院。宋代。释尚能。 渺漠人烟外,禅居静趣多。山遥天接树,江阔日生波。鸣橹时邻响,征车旧绝过。清风数声磬,应不入渔歌。
舟中追和张功父贺赴召之句。宋代。杨万里。 两岁千愁寡一欣,故人多问谢张君。又瞻东阙阙前月,只负南溪溪上云。宾日扶桑遭圣且,客星钓濑愧天文。人生离合风前叶,聚首亡何复离群。
裁衣曲。清代。王士禄。 初罢清砧响,还劳素腕舒。残灯金粟尺,远道玉关书。白纻缝仍涩,红绵怨有馀。流黄明月路,何处逐轻车?
迁居罗溪潘邠老昆仲比以火惊相见殊阔作诗调。宋代。张耒。 毕方逐未去,里巷时狂走。念君箪瓢外,颜室空无有。误忧黎元谩,烜赫惊户牖。我虽厌迁次,寒突黔已久。平生昧奇字,安得君载酒。
春夜曲次赵公子韵。明代。沈愚。 重门漏静乌啼歇,冰帘冷浸沉沉月。锦床薇帐凝流尘,肠断萧郎隔云别。嫣红落粉愁宵眠,箜篌怨入朱丝弦。蜡灯高悬照孤影,水沉香散茱萸烟。柳惊花困芳心乱,蝶思莺情梦中见。彩毫题就恼侬词,羞掩春风白团扇。
西湖天下应如是。谁唤作、真西子。云凝山秀,日增波媚,宜晴宜雨。况是深秋,更当遥夜,月华如水。记词人解道,丹青妙手,应难写、真奇语。
往事输他范蠡。泛扁舟、仍携佳丽。毫端幻出,淡妆浓抹,可人风味。和靖幽居,老坡遗迹,也应堪记。更凭君画我,追随二老,游千家寺。
水龙吟(赵祖文画西湖图,名曰总相宜)。宋代。杨无咎。 西湖天下应如是。谁唤作、真西子。云凝山秀,日增波媚,宜晴宜雨。况是深秋,更当遥夜,月华如水。记词人解道,丹青妙手,应难写、真奇语。往事输他范蠡。泛扁舟、仍携佳丽。毫端幻出,淡妆浓抹,可人风味。和靖幽居,老坡遗迹,也应堪记。更凭君画我,追随二老,游千家寺。
无漏子 景金本注云,三首本名更漏子 乐道。宋代。丘处机。 去年禾,今岁麦。陆地如云充塞。丰稔世,太平年。黎民各坦然。众心安,闲客易。到处逍遥无事。昏告宿,馁求餐。坊村没阻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