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伏地全杨李,公亦何知爱恶间。
千古论心许公近,百年归意与谁闲。
松菊堂读史五首。唐代。晁补之。 当年伏地全杨李,公亦何知爱恶间。千古论心许公近,百年归意与谁闲。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园亭夏日。明代。郑学醇。 桔槔长日挂斜晖,老向园林久息机。病后尚思求马渤,倦来无复理牛衣。蜉蝣总悟归空幻,蛮触何劳计是非。极目苍苍烟水润,绿阴新满钓鱼矶。
晚至陈氏馆。元代。甘复。 虚烟散华池,高蝉暮声咽。落景对闲眠,新秋入华发。素怀惬幽赏,微厓洒林末。为爱竹间凉,相过步庭月。
题赵运管吟篷。宋代。徐照。 飞尘难到碧波中,波上烟云尽不同。吟断不知惊鹭起,汀花一半在船篷。
赠孙天初二绝 其一。明代。张吉。 簿书旁午无虚日,应接劳忉没了期。流水湾湾云片片,谁知到处露天倪。
朝中措 偶出见墙头杏花喜而赋之。金朝。段成己。 无言脉脉怨春迟。一种可怜枝。最是难忘情处,墙头微露些儿。十分细看,风流却在,一半开时。政要东风抬举,莫教吹破胭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