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与矶名从地志,姑兼郎号出江民。
世间称谓无真实,闻说双祠自有神。
题彭郎小姑祠。唐代。晁补之。 山与矶名从地志,姑兼郎号出江民。世间称谓无真实,闻说双祠自有神。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宋太祖未遇时与陈希夷对弈图。明代。王缜。 蓬蓬万物等毫毛,枉费纵横百战劳。看透人间无敌手,陶唐一着总输高。
述先十章。明代。区怀年。 隆隆嘉运,硕彦是膺。德沭温粹,言贲休明。挠之不屈,溷之逾清。懿型姱节,邦国之桢。伊予肇宗,鬼臾斯衍。匡翼有熊,令闻不殄。厥祚悠长,逮于中宪。受牧东瓯,崇勋懋展。肃后方升,岛夷搆难。屠民戕吏,井邑既殚。宾资良牧,振旅桓桓。挫彼狂狡,越以乂安。鸟尽弓藏,昔贤所慑。乐毅强燕,代于骑劫。衮钺不侔,奸回肆谍。遥遥副车,亶堕骏业。天锡纯嘏,赫濯以昌。笃生哲考,维珩维璜。丕承先烈,微直肯堂。跻于清庙,黼黻用光。粤在定陵,份份文质。孰佐论思,既轨既物。豹尾宣麻,螭头载笔。夙夜惟寅,昭其罔佚。珠辉玉灿,穆穆其容。爰承简命,作友储宫。陈诗绎典,纳诸谦冲。乃赞三礼,百辟景从。直道寡援,孤行速谤。谗人訾訾,清时弗谅。休养天閒,宸衷特贶。夷然引退,戒此羸壮。达生无我,高谊薄云。冥情显晦,泉石娱真。玄风独迈,逸藻缤纷。芟厥蘩秽,功在斯文。嗟我小子,匿瑕丛类。负荷不堪,濒于废坠。遑遑昕夕,尔勖尔励。缅维慎修,敢云保世。
送郭六侍从之武陵郡。唐代。刘长卿。 常爱武陵郡,羡君将远寻。空怜世界迫,孤负桃源心。洛阳遥想桃源隔,野水闲流春自碧。花下常迷楚客船,洞中时见秦人宅。落日相看斗酒前,送君南望但依然。河梁马首随春草,江路猿声愁暮天。丈人别乘佐分忧,才子趋庭兼胜游。澧浦荆门行可见,知君诗兴满沧洲。
野寺。宋代。释文珦。 野寺居来岁月长,幽深真是隐人乡。怪枝结顶青松古,巨石分流碧涧长。拈弄诗章非俗事,断除禅病得良方。因悲窃国亡身者,枉作尘劳梦一场。
过横远途中。宋代。陈宗远。 蚕桑事已过,耕稼老农勤。桥断荒村雨,山埋半岭云。小松穿石出,野水落田分。茅店倾醨酒,相看亦论文。
和真上人万松亭虎窥泉。宋代。梅尧臣。 南冈新路平,东岭新亭成。岭上松万株,岭下泉一泓。松未龙鳞老,泉曾虎迹行。虎去岂不渴,松今岂不生。泉无百尺绳,安见甘与清。松无百岁人,安见千丈荣。道人能喻道,莫使世人惊。我来开醉眼,不似阮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