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雁孤风乍临渚,
两雁将飞未成举,三雁群行依宿莽。
芦花已倒江上风,云间分飞那可同。
题惠崇画四首秋。唐代。晁补之。 一雁孤风乍临渚,两雁将飞未成举,三雁群行依宿莽。芦花已倒江上风,云间分飞那可同。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潘山人至自辽左。清代。王日藻。 匹马南归道路长,相逢画阁话辽阳。窦家锦字诗难寄,苏氏河梁雁几行。秋尽陇云寒欲雨,阳回边草白于霜。汉廷亦下金鸡使,谁念当时折槛郎!
秋兴。宋代。彭秋宇。 沙尘破褐客秋风,落落亲朋半老翁。野旷有时闻啸虎,天宽无处寄征鸿。四方玉帛燕山北,万里帆樯海水燕。回首可怜歌舞地,芳花石础树阴中。
送沈学士知常州。宋代。韩维。 毗陵今古号名州,况是风流得隐侯。吴岫稍迎双隼旆,洛尘凡敝几貂裘。预期庭下无嚚讼,还向樽前作艳讴。去去国门认不羡,画船烟浪入清秋。
哭汪希颜。近现代。陈独秀。 历史三千年黑暗,同胞四百兆颠连。而今世界须男子,又杀支那二少年。
方松厓出殡感伤。明代。郑岳。 六桂传芳韵,二难振羽仪。平生多节槩,吾道有光辉。十里佳城在,三生旧话非。客途曾梦我,迢递劝君归。
题元上人怡云轩。元代。成廷圭。 白云本是山中物,暂与山僧作主宾。尔解自舒还自捲,我能无喜亦无嗔。半间莫惜分馀地,一笼犹思赠远人。句曲有家空在望,卜居何日许为邻。
南乡子。宋代。韩世忠。 人有几何般。富贵荣华总是闲。自古英雄都如梦,为官。宝玉妻男宿业缠。年迈已衰残。鬓发苍浪骨髓干。不道山林有好处,贪欢。只恐痴迷误了贤。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唐代。杜甫。 巢父掉头不肯住,东将入海随烟雾。诗卷长留天地间,钓竿欲拂珊瑚树。深山大泽龙蛇远,春寒野阴风景暮。蓬莱织女回云车,指点虚无是归路。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那得知其故。惜君只欲苦死留,富贵何如草头露?蔡侯静者意有余,清夜置酒临前除。罢琴惆怅月照席:“几岁寄我空中书?南寻禹穴见李白,道甫问讯今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