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陵今古号名州,况是风流得隐侯。
吴岫稍迎双隼旆,洛尘凡敝几貂裘。
预期庭下无嚚讼,还向樽前作艳讴。
去去国门认不羡,画船烟浪入清秋。
送沈学士知常州。唐代。韩维。 毗陵今古号名州,况是风流得隐侯。吴岫稍迎双隼旆,洛尘凡敝几貂裘。预期庭下无嚚讼,还向樽前作艳讴。去去国门认不羡,画船烟浪入清秋。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
韩维。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从贾倅乞猫。宋代。章甫。 渚宫茅屋住经年,墙壁苦遭群鼠穿。旋乞狸奴名去恶,中宵客枕得安眠。携之俱东泛江水,餍饫鱼腥二千里。半途忽作楚人弓,儿女怜渠今未已。昨宵闻说二车家,花墩五子俱可夸。此诗虽拙胜盐茶,不问白黑灰狸花。
三冬凛冽彤云布。六出飘飞絮。地冻天寒难进步。满途冰雪,唤回童稚,且向茅庵住。贵州大醮无推诉。必要功圆聚。远逝新亡皆济度。加持妙道,展舒云宴,一会朝元去。
谢师恩 答皇亲见召。金朝。王处一。 三冬凛冽彤云布。六出飘飞絮。地冻天寒难进步。满途冰雪,唤回童稚,且向茅庵住。贵州大醮无推诉。必要功圆聚。远逝新亡皆济度。加持妙道,展舒云宴,一会朝元去。
瓜园诗。唐代。王维。 余适欲锄瓜,倚锄听叩门。鸣驺导骢马,常从夹朱轩。穷巷正传呼,故人傥相存。携手追凉风,放心望乾坤。蔼蔼帝王州,宫观一何繁。林端出绮道,殿顶摇华幡。素怀在青山,若值白云屯。回风城西雨,返景原上村。前酌盈尊酒,往往闻清言。黄鹂啭深木,朱槿照中园。犹羡松下客,石上闻清猿。
钓鱼。宋代。苏泂。 白头波上白头翁,竹叶杯边竹叶丛。烹雁罪因应雁得,非鱼乐语讵鱼同。醉醒未觉乾坤异,起灭悬知水镜空。严子向来无世念,谢郎今日有家风。
细雨。宋代。陈与义。 避寇烦三老,那知是胜游。平湖受细雨,远岸送轻舟。天地悲深阻,山川慰久留。参差发邻舫,未觉壮心休。
寄周正字。宋代。韩淲。 长洲茂苑关门睡,忘却蓬山梦里游。尔雅一生无浊见,离骚千古有清愁。涝田检放难终岁,寒事经营易得秋。欲寄潜鳞寻过翼,望穷云海复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