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土长安古道深,潼关依旧接桃林。
使君骢马来何后,道士青牛去莫寻。
春半河山犹寂莫,日长坑阪正崎嵚。
平生冷笑元龙误,老觉求田负寸心。
潼关道中。唐代。晁补之。 尘土长安古道深,潼关依旧接桃林。使君骢马来何后,道士青牛去莫寻。春半河山犹寂莫,日长坑阪正崎嵚。平生冷笑元龙误,老觉求田负寸心。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题灵岩五至堂。宋代。孙觌。 老人昔记观何处,白发苍颜只如故。湛然不与生灭期,始信真心有常住。公今忘物兼忘我,坎止留行无不可。桑下了无三宿恋,壁间一坐九年过。振履忽逐秋鸿往,浮杯又趁春潮上。一片孤云自在飞,不落人中去来想。
道士步虚词十首 其四。南北朝。庾信。 凝真天地表,绝想寂寥前。有象犹虚豁,忘形本自然。开经壬子世,值道甲申年。回云随舞曲,流水逐歌弦。石髓香如饭,芝房脆似莲。停鸾燕瑶水,归路上鸿天。
风雨寄贡甫。宋代。刘敞。 积雨不自已,季秋闻惊雷。行子方远道,憔悴感我怀。流潦纷纵横,高冈蔚崔嵬。左右无所睹,出入蒿与莱。百步一踯躅,十步一徘徊。村墟断人烟,沈灶或产蛙。日月悬一隅,云雾安得开。天远人事迩,劳生使心哀。独不如凫鹄,奋翼超高飞。相望空长叹,抚襟泣如颓。
秋夕纪梦十绝 其十。明代。胡应麟。 缥缈群仙列上清,天都齐送佩环声。归来莫道无人见,两袖霞光罩赤城。
答罗太学。明代。卢龙云。 海月当空岛雾消,片心难忘故山樵。远书漫劝加餐食,高咏堪凭慰寂寥。云树岭边思共渺,露茎天外望俱遥。已闻历国骅骝去,喜见轻蹄逐电骄。
蒙杨廷秀送西归朝天二集赠以七言。宋代。尤袤。 西归累岁却朝天,添得囊中六百篇。垂棘连城三倍价,夜光明月十分圆。竞夸凤沼诗仙样,当有鸡林贾客传。我似岑参与高适,姓名得入少陵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