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行水宿几江南,石斗龙求久已谙。
秋水故应旋面目,顺流东望为君惭。
鱼沟遇大水。唐代。晁补之。 沙行水宿几江南,石斗龙求久已谙。秋水故应旋面目,顺流东望为君惭。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寒夜偶过吴峻伯读其山中诸篇分得天字。明代。宗臣。 北风吹折西山巅,长安有酒斗十干。下马逢君辄成醉,北斗倒插栏干前。主人为我开瑶编,读之一一山中篇。满地茏苁走白石,四壁纷纭行紫烟。天目之峰几千万,忽然并挂金华笺。泠泠屋上鸣飞泉,滚滚杯中注百川,使我对此心茫然。当时我有百花洲,垂杨十里沧江边。织女为我栽白榆,太乙为我栽青莲。狂时上抱明月舞,醉来忽枕浮云眠。有时赤脚踏龙渊,蛟龙窟宅时时迁。只今一别三四年,风尘车马徒相牵。梅花岁岁怨其主,芳草日日私自怜。欲归不归谁之愆,何时与君同上江门船。二十四桥歌婵娟,直从白浪寻青天,千秋万载凌飞仙。
题廓然居士指庵。宋代。释守卓。 全指即亡指,应机何有机。此庵容法界,当处洞真归。寂是用还是,生非佛亦非。南方休更问,一笑豁离微。
少年游 清明。清代。宋荦。 禁烟时节好花开。客思暗中催。几树垂杨,一庭芳草,小雨燕初回。春光记得江南早,林际倒深杯。杏子衫轻,藕丝裙软,游女踏青来。
和晚北园。宋代。彭汝砺。 天气非相逼,东风已自归。乐游终少及,世事故多违。桃杏春如在,溪山暑尚微。早期荃楫泛,频纵角觞飞。
庭树着雪宛若梅花遣兴一首。明代。顾清。 朔风吹庭树,岁晚益萧疏。同云散微雪,披拂下寒虚。旖旎轻点缀,芳华在须臾。感此岁寒物,念我田园居。岂不信假合,凭轩亦欣如。
中秋感怀 其二。宋代。宋白。 云彩冰光似去年,去年人月两婵娟。今宵不辨连明坐,拚醉抽身黑处眠。
感事赠周醅仲并忆湘人 其一。。陈璟章。 未卜天公意,斯人久折磨。有家谁可寄,无地放狂歌。关塞凝残月,潇湘咽去波。两年书始达,伸纸涕滂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