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分来百越春,玉溪小暑却宜人。
红尘它日同回首,能赋堂中偶坐身。
和答曾敬之秘书见招能赋堂烹茶二首二。唐代。晁补之。 一碗分来百越春,玉溪小暑却宜人。红尘它日同回首,能赋堂中偶坐身。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大雪和旡恙。唐代。张鸿。 雨后西风卷玉尘,怯寒独坐举杯频。空中著色原如梦,眼底生花不当春。竹压翠梢三尺亚,梅呈红意一分新。纷纷消长须臾事,且作尊前袖手人。
立春日与吴峻伯席上分韵呼采得一枝花。明代。王世贞。 绮裀分彩占年华,叠翅鸳鸯色并誇。最是夜来春信早,就中呼得一枝花。
还丹复命篇 其二十二。宋代。薛道光。 迩来活计不胜清,一亩沙田手自耕。晴雨共资春气力,不愁苗稼不滋生。
英州烟雨楼。宋代。郭祥正。 江路分韶广,城楼压郡东。妓歌星汉上,客醉水云中。泼墨天涵暝,铺绡月映空。登临逢此景,不复念途穷。
子夜 春柳。清代。江瑛。 小园曾伴桃花落。丝丝还带春烟薄。轻絮不禁风。任它西复东。此时重折遍。依旧楼头见。何处认离亭。黄鹂三两声。
题弥仲纶澹泊斋。明代。释宗泐。 禅斋名澹泊,自可寄閒身。席上尘都积,门前草自春。寒衣缝野槲,晓饭煮江莼。不动区中念,端为世外人。
复阁周垣深复深,重门鱼钥夜沉沉。海潮忽涌嚣声动,山雨横来笔阵侵。
镜出秦楼怜我沗,马空冀野定谁任。悠悠淮水东边月,十九年前此夜心。
壬子校文南畿得诗十二首 其八 场中初九夜有感。明代。王鏊。 复阁周垣深复深,重门鱼钥夜沉沉。海潮忽涌嚣声动,山雨横来笔阵侵。镜出秦楼怜我沗,马空冀野定谁任。悠悠淮水东边月,十九年前此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