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心何用说心灰,庵在青萝绿筱隈。
自可谈间公事了,不妨闲处道书开。
更携邀月清樽上,只着登山小屐来。
桃李他年应勿剪,使君嘉誉在闺台。
次韵李秬新庵。唐代。晁补之。 无心何用说心灰,庵在青萝绿筱隈。自可谈间公事了,不妨闲处道书开。更携邀月清樽上,只着登山小屐来。桃李他年应勿剪,使君嘉誉在闺台。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咏刀鲚二首 其二。清代。王源生。 江海搜材铁网宽,不祥金忽跃风端。本来李相胸中物,误佐王僚席上餐。用作和羹空此辈,操防伤手怪无端。比来名士多于鲫,试比铅刀一割难。
题徐氏姑寿安君寿梅亭。宋代。黄庭坚。 大雏衔枚来作亭,小雏衔实来种花。两雏反哺声查查,慈乌发白尔成家。梅梁丹青射寒日,梅英飞雪点亲发。二雏同味如春酒,寿亲一笑宜长久。金玉满堂空尔为,有亲举酒世上稀。生育劬劳安可报,折梅倾酒著斑衣。
石门精舍。清代。张延祚。 凌晨多爽气,小驻依薜萝。白云补石罅,清风出岩阿。朝旭华远岫,残星逗遥波。露珠何的烁,草木争阿傩。凭栏供眺望,即景还摩挲。萧然拟出世,其如骨肉何。空谷无人来,当昼乃逾静。峰高绝鸟喧,露圆筛日影。余墨剩浅池,微香发古鼎。更衣翻短襦,盥手汲素绠。瞑目得奇观,漱津当香茗。习静垂湘帘,午钟发深省。
赠郭挥使宏守备永平。明代。王鏊。 北来谁复是长城,作镇烦君向永平。寄重将门元有种,令严刁斗寂无声。高榆霜落秋临塞,细柳风微月满营。莫道汾阳封未复,燕然有石待君铭。
瑞鹤仙 和丁基仲。宋代。周氏。 画楼帘卷翠。正柳约东风,摇荡春霁。缃桃雨才洗。似妆临宝镜。脂凝铅水。云偏髻子。坠钗梁、羞看燕垒。最堪怜,锦绣香中,早有片红飘砌。闲记。琴弹古调,曲按清商,旧年时事。屏山画里。江南信,梦中寄。感春浓怀抱,午酲初解,浅酌依然又醉。傍阑干、犹怯馀寒,倦和袖倚。
段约之园亭。宋代。王安石。 爱公池馆得忘机,初日留连至落晖。菱暖紫鳞跳复没,柳阴黄鸟啭还飞。径无凡草唯生竹,盘有嘉蔬不采薇。胜事阆州虽或有,终非吾土岂如归。
同茅郎中使君送河南裴文学。唐代。孟郊。 河南有归客,江风绕行襟。送君无尘听,舞鹤清瑟音。菱蔓缀楚棹,日华正嵩岑。如何谢文学,还起会云吟。